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會 > 黨建活動 > 正文

黨員服務進村鎮,兩學一做率先行

發布日期:2016-10-27點擊:發布人:法學院(中國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研究院)

為了更好地落實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開展紅色“1+1”活動的通知精神,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黨員的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大學生學科專業優勢和志愿服務社會的積極性,法學院學生黨支部以學習宣傳“兩學一做”為契機,結合專業特點,分別于2016年6月17日、7月8日,先后兩次與順義區仁和鎮陶家墳村黨支部聯合開展了“黨員服務進村鎮,兩學一做率先行”為主題的紅色1+1活動。現將我支部開展紅色1+1活動的實際情況,匯報如下:

一、未雨綢繆,周密部署

2016年5月—6月為我院學生黨支部前期準備階段,支部及法律診所師生們召開會議,討論擬定了此次活動的相關事項。前期支部與學院團委、黨委老師交流,確定活動形式,爭取各種資源支持;與陶家墳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以及大學生村官交流溝通,確定活動行程和相關事宜;之后支部制定了一份切實可行的活動策劃,搜集整理了大量資料,采購了活動中所需物品,制作了橫幅、海報以及宣傳活動單。

二、活動過程

1.6月17日,在北京市順義區仁和鎮陶家墳村開展第1次紅色1+1主題活動

(1)上午,在教工黨員湯軼群老師的帶領下,法學院學生黨支部向陶家墳村黨支部副書記及大學生村官了解基本村情村貌,交流黨支部建設經驗。

(2)下午,走進村里,與村民親切交談,送去端午節慰問。

2.7月8日,在北京市順義區仁和鎮陶家墳村開展第2次紅色1+1主題活動

(1)上午,法學院學生黨員及法律診所同學,走進村里,進行《反家庭暴力法》普法宣傳活動,并了解村民需要。

(2)下午,接受村民的法律咨詢,隨大學生村官了解村民日常生活,并與之學習如何與村民交流、相處之道。

三、活動內容

1.“兩學一做率先行”,黨建經驗交流,感受農村新發展

2016年6月17日上午,我院教工黨員湯軼群、學生黨支部學生黨員向陶家墳村黨支部副書記趙仁、大學生村官何科利等,具體了解陶家墳村的村情村貌,并進一步交流黨支部建設經驗。村委會主任熱情歡迎前來的同學們,并介紹到:

陶家墳村,位于北京市順義區仁和鎮,全村有290戶,800多農業人口、430多個勞動力,是順義區涌現出的"充分就業村"、"零失業社區"典型之一。村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村民已全部就業,不少人還成了燕京啤酒、現代汽車、順美服裝、空港工業區、首都機場等大型企業的工人。去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52萬元。現在,家家戶戶擁有彩電、冰箱、電話,還有40個家庭配備了電腦、80個家庭購買了汽車。陶家墳村因為區位優勢明顯,陸續有企業入駐。村里將優先安置村內勞動力就業作為企業入駐的先決條件,同時也為入駐企業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目前,陶家墳村是北京市農村發展的“示范村鎮”,幾年來,陶家墳村不僅關注村內勞動力發展情況,也關注村民的社會保障服務及生活質量的提升。陶家墳村為農民自主創業和到二三產業就業提供服務,積極推薦村內勞動力到企業就業;鼓勵農民參加技能培訓等,加快了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步伐;同時,陶家墳村村務公開實行“五化”聯動,主要包括村務、黨務、計生、財務等內容,公開內容精細化,公開形式多樣化,公開時間常態化,公開程序規范化,工作機制長效化,進一步加強了本村的民主政治建設、政權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另外,陶家墳村村民熱愛生活,村黨支部經常以傳統節日為契機組織開展文藝匯報表演、書法比賽等活動,既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娛樂文化生活。

與此同時,我院法律診所老師及學生黨員也介紹了中華女子學院法學院以及支部的基本情況,并與該村支部交流我院“兩學一做”學習經驗,對陶家墳村提供的寶貴機會表示感謝,希望為陶家墳村的發展盡一份力。雙方交談氣氛十分融洽。

2.黨員服務進村鎮,與村民親密交談,端午節送去慰問

2016年6月17日下午,我院30名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及教工黨員代表走進陶家墳村,看望村民,與村民們親切交談。通過交流,老師和同學們詳細了解了村民的的生產生活情況,并利用自己所學知識,幫助他們了解國家最新的農村優惠補貼政策及相關規定;與村民們親切互動,聊聊家常,并為他們送上慰問品,祝村民們節日快樂。村民們也對我們大學生們寄予厚望,鼓勵我們一定學好專業知識,報效國家,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3.走進基層,普法宣傳,共筑美麗法治夢

2016年7月8日上午,我院學生黨支部學生黨員及法律診所的老師、同學們與大學生村官一起深入農戶,采取發放宣傳單頁、宣傳冊子,反家暴普法宣講小課堂等,著重對2016年3月1日最新出臺的《反家庭暴力法》進行簡單講解,從家暴的定義到家暴能尋求的法律救濟途徑再到家暴的法律責任,村民們認真聽講并與學生黨員們展開討論,進一步加深了對家暴的理解;同時我院黨支部對我院法律診所也進行了宣傳,鼓勵村民們進行法律咨詢,遇到問題時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身權益,也鼓勵村民們通過法律咨詢了解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普及法律小常識,并給村民留下我院法律診所的名片。

當天下午,我院黨支部黨員,及法律診所的老師、同學們,在村里固定區域駐點,接受村民各方面問題的法律咨詢,同學們運用自身所學專業知識,為村民提供法律支持和法律援助,盡所能解決村民的難題和困惑。此次普法活動,得到了院系老師的大力支持,在此做出特別感謝。普法宣傳活動在促進農村發展的同時也讓我們收獲了許多實踐經驗,增長了許多專業知識,同時也認識到自身發展的不足和差距。

4.扎根農村,腳踏實地,奮斗的青春最美麗

在這兩次的共建活動中,我們與大學生村官進行了充分的交流,也從她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寶貴的品質。何科利是我院10級法學專業畢業生,作為校友的我們備感親切,在交流中,何科利學姐向我們講述了她做村官2年來的酸甜苦辣。作為村官,科利學姐平時要完成鎮政府有關科室要求的各項任務,提交材料、撰寫征文和村信息等工作。雖然工作很辛苦,事情很瑣碎,但是我們在何科利的臉上沒有看到一絲退縮,我們看到的是積極和熱情,她也得到了村民、鎮領導的一致認可和表揚;同時她也鼓勵我們腳踏實地,學好專業知識,夯實基礎,作為崛起的90后一代,有朝一日能為中國的農村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活動效果

結對共建活動把紅色1+1支部共建與大學生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次活動從準備到實踐得到了中華女子學院黨委的大力支持,學院老師給了我們學生黨支部很多有益的建議和指導,同時在陶家墳村,也得到了鄉黨委和村黨支部的大力協助和接待,還要特別感謝我院在陶家墳村對口支援的“村官”何科利的積極聯絡和幫助。

本次紅色“1+1”主題教育,不僅僅深化了學生黨員對“兩學一做”精神的理解,也是大學生們難得的社會實踐經歷,更是支持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同學們走進基層,服務村民,發揮法學專業優勢,利用自身所學知識為農村建設服務,在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強化大學生“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共建法治國家,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重要內容,農村的普法是條漫長路,需要我們從培養村民的法律意識開始。不管是共建形式,還是大學生村官,所有走進基層,扎根農村,都值得我們心生敬意,此次每個參與其中的學生黨員,都有所收獲,有所反思,今后,我支部還將進一步深入開展紅色1+1共建系列活動,將工作做細、做實,為我們的中國夢,法治夢共同努力!

最后,感謝北京教工委、中華女子學院黨委、順義區仁和鎮陶家墳村以及法學院老師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