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法學院分工會組織教職工到潭柘寺和戒臺寺開展秋游活動。 潭柘寺位于北京門頭溝區(qū)東南部的潭柘山麓,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潭柘寺始建于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龍?zhí)叮缴嫌需蠘洌拭耖g一直稱為“潭柘寺”。
戒臺寺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qū)的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賜名為萬壽禪寺,因寺內(nèi)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民間通稱為戒壇寺,又叫戒臺寺。戒臺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中國北方保存遼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別的其是保留了佛塔,經(jīng)幢、戒壇等遼代佛教中十分罕見的珍品。
寺院附近的山上長滿了柿子、紅果、山楂、秋梨等果樹以及黃櫨、丹楓,“霜草縈淺碧,霜梨落半紅”,可謂是“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秋天里,古剎內(nèi),大家欣賞美景,陶冶心情,歡笑間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秋游活動圓滿結(jié)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