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定格童真笑靨,鏡頭銘刻法治溫度。歷時半個月,法學院“童心同行·法映未來”主題攝影活動于兒童節之際圓滿收官。本次活動共征集24組攝影作品,吸引24個教職工家庭參與,通過鏡頭語言生動詮釋了法律人對兒童成長與生命關懷的深刻理解,實現藝術創作與公益實踐的深度融合。
《吹蒲公英花》《童年》《長在大樹下的童年》等作品,以親子日常互動為切口,折射親子溫暖時光。而《盛放》《流浪》《大眼萌貓》等佳作,通過動物的視角展現教職工純凈的心靈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傳遞平等守護的生命理念。參評的教職工代表指出:“這些畫面不僅是家庭溫情的載體,更成為兒童權益保障、動物福利理念的無聲宣言。”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親子藝術實踐,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同時也能強化家庭紐帶,傳遞教育溫度;同時更是法學院踐行社會責任的生動詮釋。教職工通過一幅幅作品,以兒童與動物為紐帶,傳遞法律人對兒童以及對小動物的關愛與保護意識。
本次攝影活動雖已落幕,但鏡頭定格的溫度仍在延續。這些光影故事既是法學院人文關懷的溫暖見證,更凝聚成推動兒童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法治力量。這一幅幅作品詮釋了,兒童和小動物都值得被世界溫柔以待。無聲的作品背后是法治精神最本真的回響。
法學院將持續搭建實踐平臺,讓守護弱勢群體、踐行社會責任的法治之光,照亮更多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