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零距離”學法!法學院師生赴順義區人民法院旁聽

發布日期:2023-04-16點擊:發布人:

為了落實培養方案,讓法學院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現實案件相結合,熟悉庭審程序,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在實踐中學習、運用法律知識,訓練法律思維。4月11日下午,我校法學院組織普本、二學位、研究生170余人赴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旁聽被告人于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

案情梗概:于某與孫某共同在北京某人力資源公司任職,于某離職后,借用前同事孫某的通訊軟件賬戶,從公司招聘系統內下載包含個人信息的簡歷13000余份,通過將部分簡歷出售給他人非法獲利人民幣16400元。受害公司發現后,遂報案,后于某被公安機關查獲。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于某非法獲取并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且于某的行為侵害了不特定多數人的個人信息權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該案由順義區人民法院刑庭庭長宋素娟擔任審判長,與刑庭法官劉琳琳、張伊及四名人民陪審員組成七人合議庭審理。庭審中,控辯雙方圍繞被告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數量、違法所得數額、賠償金數額、被告人的量刑情節等焦點問題,充分舉證、質證,發表陳述及辯論意見。合議庭休庭合議后,當庭宣判:被告人于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七千元,沒收違法所得;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判決被告于某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賠償公民個人信息損失人民幣一萬六千四百元。

庭審結束后,宋素娟庭長為學生們開展了一節生動普法課堂,結合本案審理情況,圍繞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定罪量刑的標準、法律后果對《個人信息保護法》進行了深入解讀,就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審理程序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就如何有效防范個人信息泄露進行溫馨提示。

C:\Users\xhm\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880d5810006d46a119559b59aada696.jpg

旁聽席上的同學們凝神靜聽、認真觀摩了整個審判程序,對法院工作、庭審活動,以及相關的刑事訴訟法律規定和案件審判流程有了更加直觀的體驗和認知。

活動結束后,學生們紛紛發表旁聽庭審感悟,“通過旁聽此次庭審,我內心有很大觸動,認識到有些不理智的行為可能觸犯法律,今后要增強法律意識、遵紀守法。”通過此次旁聽庭審直觀地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和違法帶來的慘痛教訓,加深了對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日后會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C:\Users\xhm\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1ad116fe8387ce03025cc314c1ecbc.jpg

C:\Users\xhm\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02598440e1152cd347e4621f29234c1.jpg

本次“零距離、面對面”的法治教育實踐課,是疫情之后學生首次外出參加線下旁聽活動,堅定了同學們對于公正的尊崇,更深刻地理解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為今后學習專業知識和從事法律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公眾號“京法網事”文章《下載13000份簡歷出售,這樣的同事可真“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