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文化自信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在我校建校75周年之際,為了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文化思想,了解新時代“深”“活”兼具的法治故事,鼓勵同學們做新時代的好青年,2024年10月22日下午,法學院和校團委共同邀請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聲動司睿”案例文化宣講團來到中華女子學院,在我校禮堂成功舉辦了“聲動司睿”法治思政課。校青馬工程班成員、法學院師生共50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法學院2024級二學位魏子杰同學擔任宣講活動主持人。
民四庭法官李冉通過分析影視投資風險,讓同學們了解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背后所面臨的重重挑戰和法院為之作出的努力。在她鏗鏘有力的話語中,我們堅信法律作為公平之劍,將為首都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民四庭法官助理趙銘講述了數字經濟領域的新類型案件,分享了三中院長期積累的審判經驗。通過建立大數據研判機制、專業化審判機制、糾紛立體化解體系,直面新型案件所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以法治之力護航數字經濟行穩致遠。
立案庭法官助理高瑩柔聲細語地告訴同學們:各類的案由和當事人,聚攏來是糾紛,攤開來是委屈。消費欺詐,不僅需要公正司法為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駕護航,還需要往前走一步,抓前端、治未病。青年干警,自當以青春之我回應時代呼喚,展現法院人的擔當與實干!
立案庭法官助理田艷飛跟同學們分享: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用同理心感受,以探索心奮斗,憑責任心執槌,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用司法溫暖老百姓的心窩窩,是司法為民不斷追求的目標!
行政庭法官助理劉毅分享:如何讓當事人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是每位司法工作者不斷奮斗的目標。通過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促進了行政機關與群眾之間的有效溝通,讓群眾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和溫暖,深刻詮釋司法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責任和擔當!
民六庭法官助理張文麒用中英文告訴同學們:Doing business,就是我們常常所講的“營商環境”。構建良好營商環境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到經營活動是否方便,管理規范是否健全,我們商事審判團隊走出法庭、送法進企、送法下鄉,主動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未審庭法官助理李睿向同學款款講述:未審庭的法官不太像法官,他們更像是孩子的親人,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所有的少年都能向光而生、逐光而行!其分享的保護未成年人的故事,充分展現了法院人的職責、使命和擔當。
執行三庭法官助理蘇文告訴同學們:在每個環節多做一點工作,多走上幾步路,多講一些情理法理,也許結果將會是另一番光景。在這項捂熱人心、以心換心的工作過程中,我們將始終堅持為打造一個光輝照耀的法治中國而不懈努力!
人間煙火氣,最濃是法庭。我們敬佩每一位司法工作者的司法匠心,八位學生代表發表了他(她)們的感言。
2022級法本2班王戀:這堂法治思政課內容豐富、講解生動,以案析理,深入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百姓生活和課本知識相結合,對我們來說非常實用且富有啟發。感謝各位法官慷慨地分享寶貴的經驗與智慧,激勵我們在未來的法律實踐中不斷追求卓越。
2024級法律碩士研究生劉建:通過本次活動,讓我獲益匪淺。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種新型復雜的案件層出不窮,這對我們法科生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宣講讓我更加堅定了前進的方向,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奮斗終生。
2024級法律碩士研究生譚淳瑜:今天的講座讓我對首都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法治環境的建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各個領域的發展都離不開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同時這些審判工作不僅僅是在解決糾紛,更是在推動社會的公平正義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024級法律碩士研究生蒲佳蔚:在聆聽此次演講后,我深感法治的重要性貫穿于社會各個領域。數字經濟的興起不僅是消費模式的變化,也帶來了復雜的法律關系,這需要我們不斷適應與創新。今天的宣講讓我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也教育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法律與權益的維護。
2023級法律碩士研究生崔朋朋:聽完各位法官的講述,讓我對法律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我深刻感受到三中院和各位法官在以高質量法治護航首都高質量發展,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綱”和“魂”自覺融入職責工作全過程各方面,讓我這個半路出家的法律人深受啟發,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指引了方向。
2023級法律碩士研究生王雨:在聽完今天的宣講后,我深受啟發。讓我對未成年人法律保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意識到作為未成年人保護法方向的法學研究生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更加堅定了投身于未成年人保護事業的決心。
2022級學前教育專業熊湘:聽完本次講座,我最大的感受是:“法不容情亦有情。”堅持嚴肅執法能夠彰顯法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而柔性執法也體現法律的人文關懷。法律并非冷酷無情,而是要在維護公正的同時,考慮到人的情感和實際情況,通過潛移默化的力量幫助公眾形成正確的認知,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護法。
2022級養老服務管理專業費凡:本次講座使我感受到了法律人的付出與辛勞,也更加明白法律在新時代里被賦予的新的意義,發揮出的更加深遠的作用。深刻體會到了法律中的情與理,也感受到了法律中蘊含的深厚的人文關懷與法官的社會責任感!我會以此次宣講活動為契機,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增強自己的法治意識。
隨后,他們向宣講團法官獻上了自制的手工花束,向每一位正義凜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法官致以誠摯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中華女子學院團委書記盛莉老師和法學院黨總支書記邢紅枚老師共同進行了活動總結,她們首先對八位宣講團成員表示誠摯的謝意,然后以一段幽默的對話為同學們揭開了“聲動司睿”背后的故事。同學們恍然大悟,原來“司睿”正是代表著三中院。盛莉老師對本次活動內容表示由衷的稱贊,并指出沒有法律,社會公平難以維系,以正確的思想引領青年,是黨交給共青團的任務,也是我們思政課的意義所在,號召大家學習宣講團成員的精神,堅持法治思維,共建法治社會。邢紅枚老師深情回顧了女院與三中院十年的共建歷程,感激三中院對女院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同學們能深刻體會本次宣講活動“法治”與“思政”的雙重含義,感受并踐行“如我在訴”的理念,努力做法治中國的建設者、守護者和受益者。

宣講團成員通過守護、傳承、踐行,在法槌聲中綻放理想光芒,在訴訟服務中播發希望。同學們感受到了司法工作者懷揣著那份執著與熱愛,書寫著對黨、對人民、對法律的無限忠誠。感謝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聲動司睿”案例文化宣講團帶來的精彩分享,相信在未來,同學們都將以宣講團成員為榜樣,以奮斗者的姿態,投入到新時代強國建設的偉業之中。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聲動司睿”案例文化宣講活動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