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中國兒童權益保障動態資訊 (2025年6月)

發布日期:2025-09-02點擊:發布人:法學院(中國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研究院)

法規政策


1.《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信息分類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落實《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要求,為進一步強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國家網信辦會同國家新聞出版、電影部門和國務院教育、電信、公安、文化和旅游、廣播電視等部門,起草了《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信息分類辦法(征求意見稿)》,自6月20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區分違法和不良信息,其中第22條明確了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的種類。《辦法》作為配套文件,主要是細化《條例》第23條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的具體種類、范圍、判斷標準和提示辦法,進一步健全完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制度,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環境。

(中國網信網,2025年6月20日)

2.福建打造高質量兒童醫衛服務體系

福建省衛健委等10部門印發《福建省推進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從四個維度作出具體部署,明確到2030年,兒科醫療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兒童擁有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力爭達到1.3人、床位數達到3.1張,兒童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以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為引領,城鄉均衡、協同高效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兒童“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常見病多發病在市縣解決”的目標。

(福建日報,2025年6月29日)



實務動態


1.最高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4)》以高質效檢察履職為抓手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綜合司法保護

6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白皮書從未成年人“四大檢察”業務開展情況、堅持“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治理、堅持“零容忍”態度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堅持“四大檢察”綜合履職深化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堅持一體抓實“三個管理”促進未成年人檢察高質效履職辦案、堅持立足檢察職能促推未成年人“六大保護”融通發力、堅持加強隊伍建設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等七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總結,梳理了對未成年人檢察及司法保護工作具有一定影響的案事件、典型做法和工作機制。

(最高人民檢察院網上發布廳,2025年6月16日)


2.人民法院依法嚴懲毒品犯罪涉未典型案例

202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全面通報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情況,重磅公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深度宣介四川涼山禁毒工作成效經驗,并就媒體記者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詳細解答。此次發布的案例突出對未成年人群體的特殊司法保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人民法院全面加強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陳某穎利用未成年人鄧某辰實施販賣、運輸毒品,將鄧引入歧途;苗某坡向十余名未成年人出售右美沙芬;劉某明等人糾集未成年人販賣并容留多名未成年人吸食含依托咪酯成分的“上頭電子煙”,人民法院依法對陳某穎判處死刑,對苗某坡、劉某明等人依法從重處罰,宣示了全力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堅定決心。

(最高人民法院官網,2025年6月23日)


3.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事例庫上線一周年

2024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托人民法院案例庫建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事例庫正式上線。2025年4月,為進一步回應社會關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事例庫在“最高人民法院”項下增加“特色案事例”欄目,收錄全國法院涉未成年人案件特色審判,如社會調查、社會觀護、心理疏導、法治教育、司法救助、回訪幫教等工作的典型案事例,全面展現未成年人審判工作中可借鑒推廣的經驗做法,更好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截至6月1日,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事例庫已入庫案事例共計239件,訪問國家122個,累計訪問量達26.67萬次,檢索量17.67萬次。

(人民法院報,2025年6月13日)


4.江蘇連云港:“歸巢”工程提升未成年人綜合保護質效

為從源頭上解決留守未成年人家庭監護缺失問題,自2023年3月起,東海縣檢察院啟動涉案留守兒童父母“歸巢”工程,由檢察院登記留守兒童家長就業意向等信息,縣人社局結合本地企業用工需求等進行崗位匹配,團縣委、婦聯等單位則發揮自身職能推薦適宜的公益性崗位。該行動重點開展四項工作:讓涉案留守兒童父母“歸巢”,努力解決未成年人留守和隔輩監護等問題;檢察機關運用支持起訴等職能,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提供養育、教育、基本醫療等支持和服務,為孤困兒童“筑巢”;強化對涉案未成年人的跟蹤幫教,讓涉案未成年人“回巢”;牽頭多部門建設未成年人綜合保護數字應用平臺,以“數字賦能”推動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為未成年人“護巢”。

(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2025年6月26日)


5.廣西平南:構建未成年人保護“三位一體”防護網

近年來,平南縣創新構建未成年人保護“保護站+觀護基地+法治驛站”“三位一體”防護網,實現法治教育有溫度、司法保護有精度、社會協同有力度,打造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縣域樣本。

平南縣司法局陸續為學校建設“互聯網+”普法平臺,便于師生自助學法。在平南街道第四初級中學法治教育基地,學生輕點電腦屏幕就可進入法律咨詢頁面,了解相關法律知識。今年2月,平南警方創設未成年人保護站。每天零點后,民警夜巡發現夜不歸宿、離家出走或流落街頭的未成年人,就護送到保護站。同時,聯合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進行整治,加大對違規接納未成年人場所的處罰力度。警方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分級響應機制,對能聯系到監護人或學校的,實施“警家校”三方交接;對失聯家庭,實行點對點護送;對跨縣市的,依托公安大數據平臺協同屬地部門跨區域聯動,確保受保護對象安全返家回校。

(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2025年6月5日)


6.江西:幫助600余名罪錯未成年人“無痕”回歸社會

江西法院始終高度重視涉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健全制度體系,延伸審判職能,凝聚工作合力,努力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防治工作落到實處。江西高院高點謀劃,制定家庭教育指導、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反向銜接等工作指引,加強對全省法院的工作指導。2022年至2024年,江西法院開展未成年人司法救助661人次,發放救助款1634.25萬元,幫助600余名罪錯未成年人“無痕”回歸社會,發出司法建議300余份,發布促進家庭教育的規范性文件41件,建立指導機構60個,開展家庭教育指導11350次,發出家庭教育令6707份、人身安全保護令901份、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函3365份。

(人民法院報,2025年6月12日)



研究成果


1.齊凱悅、張也蘋:《論英國喪親補助金制度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及對我國的啟示》,載《大連大學學報》2025年第3期

【摘要】隨著社會觀念的變遷和家庭結構的多樣化,英國喪親補助金制度改革以西奧班·麥克勞林案件為切入點,揭示其制度中存在的對非婚同居者及其未成年非婚生子女的歧視性條款。英國在喪親補助金制度改革進程中呈現出制度內容簡化、覆蓋群體擴大、完善復合型權益保障以及實證研究和司法實踐支撐決策的協同機制等特點,重塑法律對喪親未成年合法權益的保護。同時,我國死亡賠償金制度可參考該制度,通過簡化程序、細分體系、更新支付方式等方式,逐步建立起“雙軌制”的未成年非婚生子女的保護框架。


2.肖琪:《“恤幼”思想的歷史演進與現實意義》,載《犯罪與改造研究》2025年第7期

【摘要】我國當下對兒童的法律保護既有歷史發展的延續性,也有時代發展的新特質。古代“恤幼”思想在刑事和民事法律制度中均有體現,但也深受家族倫理、階級統治和制度體系的制約。當今時代“恤幼”思想的內涵實現了多維度的突破:在規范形態上,從治理理念轉化成法律原則;在價值取向上,從家長本位轉向子女本位;在刑罰觀念上,從報應主義轉變為矯正主義。此外,當今時代“恤幼”思想要求我們認真對待未成年人,做到教育與懲罰有機結合。


3.戶雅琦、周勇:《域外性犯罪未成年犯的評估矯治及其思考》,載《犯罪與改造研究》2025年第7期

【摘要】近年來,性犯罪已成為我國在押未成年犯中的主要犯罪類型之一,對性犯罪未成年犯實施有效的監管改造是當前監獄理論界和實務界面臨的緊迫課題。筆者重點梳理介紹了域外性犯罪未成年犯風險評估與矯治項目,前者包括臨床式、精算式、結構化三種評估范式和J-SOAP-II、ERASOR以及JSORRAT-II等常用評估工具,后者包括認知行為—復發預防、自我調節、多系統療法、積極性行為、美好生活模型等矯治項目。筆者在關注域外經驗基礎上,立足我國實際,就加強我國性犯罪未成年犯監管改造工作提出了思考建議。


4.王成成:《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研究》,載《犯罪與改造研究》2025年第7期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犯罪結構的變化,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出高發、頻發態勢,且具有犯罪案件類型化、犯罪形態團伙化、犯罪手段暴力化及成人化等特征。鑒于未成年人犯罪與生態系統理論之間存在天然的耦合性,筆者以此為視角,從宏觀、中觀、微觀三重維度檢視未成年人犯罪樣態。為有效彌合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應然與實然之現實鴻溝,圍繞管理主體的多元協作、矯治措施的體系構建、數字平臺的風險管控以及聯合教育的融貫互通,形成治理合力以共同應對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的張力,進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學術會議


1.第三屆婦女兒童法治保障研討會聚焦未成年人保護

6月7日,第三屆婦女兒童法治保障研討會在浙江省溫州市舉行。研討會由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中華女子學院法學院(中國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研究院)主辦。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珠海)、汕頭大學、云南大學、中華女子學院等多所高校,以及全國各地司法實務部門和婦聯系統的兩百余位專家學者、實務工作者,圍繞“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的實踐與挑戰”深入研討交流。研討會設置了“未成年人犯罪防治”“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的實踐”“未成年人保護實務”四個主題。與會專家認為,有效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強化前端工作,加強罪錯行為分級處遇和專門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時效與實效。此外,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有其內生原因,要重視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根基,提倡自由平等尊重的親子關系模式,守好防治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底線。

(女院法學苑公眾號,2025年6月15日)


2.湖南省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2025年年會暨“未成年人權益法治保障理論與案例”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5年6月21日,湖南省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2025年年會暨“未成年人權益法治保障理論與案例”研討會在湘潭大學法學學部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湖南省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湖南省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湖南省法學會檢察學研究會主辦,湘潭大學法學學部、湖南科技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檢察理論研究領域)承辦。研討會以“未成年人權益法治保障理論與案例”為主題,強化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推動未成年人矯治教育,促進檢 察機關、共青團組織與高校的協同合作,以法治力量持續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湘大法學公眾號,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