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中國婦女權益保障動態資訊 (2025年9月)

發布日期:2025-10-24點擊:發布人:法學院(中國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研究院)


一、法規政策

1.山西修訂實施辦法,強化婦女權益保障

922日至24日,山西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修訂的《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進一步強化對女性弱勢群體、女職工、新就業形態女性勞動者以及婚姻家庭權益、婦女網絡空間合法權益等方面的保障。例如,《實施辦法》規定,互聯網平臺企業在制定平臺進入退出、訂單分配、抽成比例、工作時間、獎勵與違約責任等直接涉及女性勞動者權益的制度規則和平臺算法時,應當考慮女性勞動者的生理特點,保障女性勞動者的特殊權益,充分聽取女職工組織和女性勞動者的意見建議。

(中國婦女報,2025101日)

2.新修訂《天津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121日起施行

924日,天津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天津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此次修訂聚焦婦女權益保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從多個方面作出系統規定包括明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婦女權益保障方面的工作職責人員聚集和流動的公共場所應當建立性騷擾預防和干預機制開展經營和服務活動的網絡運營者應當采取必要措施預防和制止侵害婦女合法權益的行為完善了哺乳假相關規定等。

(新華網,2025928日)

3.《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修訂獲通過,2026年元旦起施行

925日上午,湖北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其中的亮點包括支持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等新興領域建立婦女組織各級人大代表候選人中婦女應占30%以上娛樂場所經營者、房屋出租人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可能侵害婦女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密切接觸女性未成年人的單位在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向有關單位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相關違法犯罪記錄等。

(中國婦女公眾號,2025925日)

二、實務動態

1.《新時代中國推進婦女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成就》白皮書發布

9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中國推進婦女全面發展的實踐與成就》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主要內容。白皮書系統介紹中國婦女事業發展理念,重點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5年來我國在促進男女平等與婦女事業發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介紹中國推動全球婦女事業發展的積極貢獻。白皮書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約2.7萬字。其中,正文五章:一、全面開拓中國婦女事業發展之路;二、把促進婦女全面發展作為國家行動;三、婦女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四、推動婦女走在時代前列;五、為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新華社,2025919日)

2.全球數字賦能婦女發展交流合作中心女校聯盟數字賦能工作委員會正式啟動

95日,全國婦聯全球數字賦能婦女發展交流合作中心女校聯盟數字賦能工作在中華女子學院正式啟動。中國女子高等院校聯盟12所盟校30余名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本次啟動儀式是開展全球數字賦能婦女發展交流合作中心工作的務實舉措,標志著數字賦能婦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章冬梅指出,啟動女校聯盟數字賦能工作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通過數字賦能推動科技創新和婦女事業發展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是推動女性高等教育和數字時代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

(中華女子學院公眾號,2025911日)

3.全球數字賦能婦女發展交流合作中心十省市婦聯數字賦能工作站啟動

927日,在杭州舉辦的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字貿易與婦女發展”科企面對面交流活動上,“全球數字賦能婦女發展交流合作中心”十省市婦聯數字賦能工作站正式啟動。十省市婦聯數字賦能工作站是數字賦能中心為落實“數領智慧——婦聯系統數字能力躍升行動”精心籌備打造的重要舉措。首批選定北京、內蒙古、上海、浙江、福建、湖北、廣東、廣西、重慶、貴州等十個省市婦聯,建設數字賦能工作站,旨在打造一批具有創新性與引領性的數字賦能婦聯工作典型,示范帶動全國各級婦聯組織深化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技術與婦聯工作全面融合,構建數字技術長效推廣機制,實現婦聯工作質量與效能的全方位提升。

(中華女子學院公眾號,2025930日)

三、研究成果

1.陳龍趙磊盛禾:《隱匿的她:女外賣騎手是否遭受算法性別歧視?》,載《婦女研究論叢》2025年第5期。

【摘要】算法性別歧視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已有研究從兩方面證實女騎手正遭受算法性別歧視:一是女騎手在騎手總體中占比較低,這意味著輸入算法的數據主要來自帶有男性氣質的男騎手;二是多數女騎手已婚已育,這意味著她們會因家庭勞動影響工作,進而在反映工作表現的數據上不如男騎手。本文對國內某頭部外賣平臺公司的全國專項調查數據分析后發現,盡管男女騎手在每日跑單量上存在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但實際差距較小。一方面,“男性氣質的算法歧視”和“去家庭化的算法歧視”的影響相對有限;另一方面,出于經濟因素考慮,女騎手加大了勞動投入,從而增加了跑單量。由此,本文對關于算法性別歧視的既有論斷作出了修正。

2.馬丹:《制度承認、身份承認與社會承認:卡姐與卡嫂的權益保障——以公益項目“貨運路·巾幗行”為例》,載《婦女研究論叢》2025年第5期。

【摘要】卡姐與卡嫂作為中國公路貨運業的女性新就業群體,面臨著一般困境、職業困境與獨屬于女性的性別困境。本文以公益項目“貨運路·巾幗行”為例,以承認理論的社會學化為理論線索,探討了女性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的可能路徑。研究發現,“貨運路·巾幗行”項目給予了卡姐與卡嫂全方位、多種類與多層次的承認,表現為作為基礎的制度承認、作為內容的身份承認與作為目標的社會承認。基于此,社會學范疇之多元化的承認不再是一蹴而就的單一線性范式,而是在社會實踐中展現出承認概念的多元性、過程性與動態性,不同承認面向盤根錯節、交替進行、缺一不可。

3.徐婧:《農村婦女公益訴訟的內在邏輯、制度核心與優化路徑》,載《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5年第5期。

【摘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中明確農村婦女公益訴訟以“確認成員身份”時侵害婦女合法權益為判斷基準,同時強調了“導致社會公共利益受損”的訴的利益公共性,將男女平等的“軟法”倡導上升為公益訴訟的“硬法”威懾。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公權力行使監督權,其作為一種帶有治理屬性的司法手段,實體層面以行政“糾偏”為主要選擇,程序層面呈現了顯著的非訴化特征。面對實踐中的困境,應當堅持農村地區男女平等與生產效率的協調統一,進一步細化農村婦女公益訴訟的啟動標準,在保持司法謙抑性的同時充分保障農村婦女權益與社會公共利益。注重充分發揮農村婦女公益訴訟的司法溢出效益,通過司法實踐生成制度性規則、催化基層治理現代化轉型。

4.班林濤:《當代農村女性就業平等權的法律保障研究》,載《西部學刊》2025年第17期。

【摘要】農村女性就業平等權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保障其法律權益對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以農村女性就業平等權的法律基礎為切入點,分析了憲法、勞動法及婦女權益保障法為其提供的法律依據,并探討了農村女性在就業機會、薪資待遇、職業發展及維權渠道等方面面臨的現實問題。研究發現,農村女性因性別與戶籍雙重歧視,就業機會受限,薪資待遇懸殊,職業發展受阻,且維權渠道不暢。為此,提出細化法律條款、強化執法監督、優化司法程序及促進政策協同等建議,旨在為農村女性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推動性別平等和農村經濟發展。

5.鐘嘉瑤:《職場性騷擾言辭的司法檢視與規則再塑》,載《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25年第5期。

【摘要】基于文化和制度背景,言辭類職場性騷擾的中國規范呈現一種保護自然人尊嚴和人格權的邏輯,兩性皆被納入保護范疇。然而保護尊嚴的邏輯忽視了女性為言辭性騷擾主要受害者的事實,回避了女性受傳統社會道德倫理和職場結構性不平等雙重約束的現實,進而影響了司法救濟效果。鑒于此,有必要從職場性騷擾言辭規范的社會基礎進行法社會學視角的追問,揭示人格尊嚴邏輯下的規范適用困境,從而確信納入實質平等價值的必要性平等價值嵌入職場性騷擾言辭的規范體系,作用于具體認定要件優化,并為雇主防治義務提供正當性基礎。平等價值更強調從性別歧視角度關注女性在職場上的不平等地位,從而拓寬職場性騷擾的內涵,涵蓋與性別有關的內容,在具體認定時綜合考察行為發生的背景。對于雇主責任的認定,平等價值則作用于雇主過錯判定,行為背景和組織文化背景可作為動態考察因素。

6.楊金東、高藝洛:《社會工作介入彝族農村婦女反家庭暴力的社會文化實踐》,載《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255期。

【摘要】家庭暴力的發生有著特定的土壤。M縣彝族農村婦女對家庭暴力的隱忍與習得性無助,與傳統文化形塑下的性別權力失衡、“身價錢”對女性價值的淺化以及不良酒文化的誘發相關。社會工作在反家暴實踐干預中首先要提高一線社工對性別和族群文化的敏感度,尊重受暴婦女的地位、角色和文化處境,秉持最小傷害等原則全力保護受暴者,同時重視對施暴者心理病態外化與性別慣性思維的自律教育。M縣彝族“姐妹團”是受暴婦女尋求精神慰藉、擺脫人身囚困的有效出口,以“姐妹團”為基礎開展婦女賦權小組活動,有助于喚醒受暴婦女的婚姻主體意識,改變其對暴力的認知局限,動搖婚姻等級制度和生育“男孩偏好”機制。可通過構建“德古+社工”反家暴協同機制,實行“家支積分制”,編導具有反對家庭暴力、倡導男女平等元素的彝族“打歌”“大幫腔”等,鼓勵彝族村民互相監督,營造彝族反家暴文化環境。

7.蔡一平:《近五年來婦女與健康領域的進展與挑戰》,載《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25年第5期。

【摘要】2020年至今的5年中,中國在加速實現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的《北京行動綱領》中的“婦女與健康”的戰略目標所取得的進展和成就主要包括:婦女健康保障繼續穩步提高,尤其是通過頂層設計加強制度機制保障,提高服務體系建設,在實現婦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保障母嬰安全、婦女“兩癌”等重特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婦女健康領域仍面臨著人口結構變化、生育政策調整、城鄉差距、數字技術的發展、不斷加劇的社會老齡化等帶來的一系列挑戰。這些挑戰要求我們從新的視角來審視婦女健康議題和尋求應對措施,進一步優化婦女健康服務體系,提高健康服務的均等化和可及性,加強對女性心理健康、慢性病防控和不同年齡不同群體的女性對生育健康服務的多樣化需求的關注。本文評估了應對這些挑戰所采取的相關政策及其實施效果,并展望未來在該領域的對策和建議。

四、科研課題

2025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申請人

學校名稱

西北民族地區婦女婚姻權益之民法典保障調查研究

一般項目

盧文捷

新疆政法學院

女性勞動供給、生育選擇與生育友好秩序建設研究

一般項目

魯婧頡

濟南大學

人工智能對新就業形態女性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影響研究

一般項目

樨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城市職業女性生育動機的演變機制及生育支持政策研究

一般項目

 

陜西師范大學

社會性別視角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研究

一般項目

任義科

山西師范大學

人口高質量發展視域下中國生育支持法律激勵機制研究

青年項目

郭慶敏

西南石油大學

女性失能老人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及對策研究

青年項目

 

中華女子學院

職業生命周期視角下女性的生育決策及支持體系建設研究

青年項目

楊一純

中央民族大學

協同治理視角下生育支持政策驅動女性高質量就業的機制與路徑研究

青年項目

 

西安財經大學

數字平臺生態促進女性靈活就業的機制與治理研究

青年項目

彭嘉欣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五、會議論壇

1.聯合國舉行紀念北京世婦會30周年高級別會議

922日,聯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婦會30周年高級別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主題為“加快落實《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實現性別平等和婦女賦能”。與會代表贊賞中國婦女事業取得的顯著進展,期盼即將在北京舉辦的全球婦女峰會,表示要加大努力,加強合作,積極應對挑戰,持續推動落實《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17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高級別代表出席會議并在全體會議上發言。

(新華社,2025922日)

2.“北京+30:人口大變局時代的性別平等”國際研討會召開

830日至31日,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處攜手中央民族大學、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在北京共同舉辦“北京+30:人口大變局時代的性別平等”國際研討會。本次會議圍繞多項重要議題展開研討,包括全球與中國性別平等進展,性別平等與低生育率、婚姻、生育、養育,照料經濟與婦女發展,以及數智時代的性別平等等。

聯合國人口基金公眾號,202598

3.中華女子學院成功承辦2025年中德可持續發展會議

95日,由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和德國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部共同主辦,中華女子學院和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承辦的2025年中德可持續發展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本次會議是落實20236月在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期間,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與德國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部簽署的關于加強國際發展合作的三年行動計劃的舉措。會議以“平等機會,平等發展——女性在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國際發展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為主題,匯聚中德及多國政府官員、學界專家、企業人士和國際組織代表,共同探討促進性別平等、推動女性經濟賦權的合作路徑。

(中華女子學院公眾號,2025911日)

4.中華女子學院成功舉辦“性別平等、婦女發展與社會治理創新”學術研討會

927日,由中華女子學院主辦,社會工作學院、中國社會學會社區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社會學會婦女/性別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婦女社會工作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的“性別平等、婦女發展與社會治理創新”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該研討會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臺,也為政策制定與社會實踐貢獻了新的智慧與啟示。與會代表一致表示,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術合作,推動性別研究與婦女事業不斷發展,為實現全面平等與共同進步的社會貢獻力量。

(中華女子學院公眾號,202510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