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成效是衡量教學質量的關鍵性要素。為迎接本科教學評估、實施新修訂的法學專業培養方案,努力提高課堂授課效果、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法學院在上學期末就布置安排,要求全體教師對專業課程的授課內容、授課進度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調整,加強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和考核,促使學生注重平時積累、扎實掌握每門課程所要求的知識、能力。法學院要求,每門課程不僅要確定每次課的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同時各門課程在整個學期的課堂教學中,至少要有四個層面的安排:法條講解與考查、知識點講授、案例分析與討論、前沿問題研討,能夠進行校外實踐教學的,鼓勵安排;保留期末考試的同時,增加法條測驗、期中考試等平時考核環節,督促學生整個學期不間斷學習。
新學期伊始,法學院分別于2016年8月26日和30日上午,組織全體教師集體備課,本學期有教學任務的教師一一報告備課情況,其他教師進行評議、提出改進和完善意見。集體備課,有效地促進了教師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加強了各課程之間的銜接與協調,為各科教師按既定要求完成教學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期望此次改革能提高法學專業的課堂教學成效,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主感和獲得感,從而進一步提升法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