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做好2025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自開學以來舉辦了系列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專題教學工作會議。院長王露、副院長范曉虹、霍烺白及各專業負責人全程參與,展開深入研討,明確數智時代各專業發展新方向,致力于構建具有前瞻性、國際化和特色化的本科育人體系。
在3
月 18
日的修訂推進會上,各專業負責人匯報了培養方案修訂的最新進展。結合行業發展趨勢與人才培養目標,立足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打造“專業核心能力 +
數智素養 +
文化審美”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確定了"一流學科引領、特色專業核心、課程整合創新、數字技術賦能、產教融合驅動"課程建設框架。會上,各教研室針對課程體系設置、學時學分調整、實踐教學環節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達成了共識。
3月27日,會議重點聚焦學科交叉創新、學院共育課程的設置。各專業對照“國標”,強化“國家級一流專業”及特色專業的定位,確定了《全球媒介與女性發展》等七門跨專業共育課程,旨在通過學科交叉融合,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打造特色專業發展路徑。
4月1日,在第三次推進會上各專業系統梳理前期成果,詳細匯報了培養方案優化情況及培養方案細則。會議重點解決了三大核心問題:一是著力強化“培養目標
- 畢業要求 -
課程體系”的邏輯銜接,通過建立課程模塊實現能力培養的精準映射;二是優化學分分配結構,構建多層次課程模塊;三是突出專業特色建設,根據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需求及行業發展趨勢,致力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育人機制。會議最終明確了學院特色共育課程模塊、基本通過了各專業培養方案實施細則。
在三次研討會中,學院領導和各專業負責人深入研討,集思廣益。在研討會上,副院長范曉虹要求,此次培養方案的修訂,各專業應以“國標”為基準,對標國家級一流專業及特色專業建設標準,強化課程體系的科學性。
院長王露指出新版培養方案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著力提升培養目標的高階性、創新性、挑戰性和綜合性。各專業應立足優勢領域,凝練特色方向,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趨勢,打造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她強調,培養方案應體現前瞻性戰略眼光,構建“前瞻性、國際化、特色化”的育人框架,打造精準培育、協同育人的培養體系,將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和數智素養深度融入專業教育,構建特色課程群,培養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國家級一流專業人才。
通過多次會議,全面理順了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一步明確了
2025 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方向和重點。新版人才培養方案致力于打造符合一流本科專業及特色專業建設特點,突出“數字賦能 + 文化引領 +
創新驅動”特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核心,貫通“應用型人才培養 - 優秀文化傳承 - 數字技術應用 -
品牌創新建設”的育人生態。此次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為推進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國家一流專業建設、培育新時代應用型專業人才打下扎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