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學院聚焦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聚焦 > 正文

物悟合一 怦然心動/2023屆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畢業設計優秀作品展(二)

發布時間:2023-05-29 發布者: 瀏覽量:
 


封面圖.jpg

物悟合一

怦然心動

愛的實驗場


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

2023屆畢業設計優秀作品展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也是人類社會關系中最不可或缺的存在。2023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30名畢業生,以“愛的實驗場”為主題。她們的設計思考聚焦于女性發展、兒童發展、家庭建設和中國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向。從后疫情時代社會的情感需求,探索如何運用視覺傳達的創意工具讓“愛”在社會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使生活更加包容、更生機勃勃、更充滿愛。同學們從不同方向、不同視角展開思考和創作,提出系統、完整的解決方案,并采用動、靜結合的多媒介展示形式表達主題。例如,“親心時刻——關于親子心理效應的科普設計”、“吃吃吧——引導兒童健康飲食的繪本設計”、“新女書”等優秀作品都體現了視覺傳達專業的特色,也展現了學生面向未來的設計理想、創新能力與社會責任感。

指導教師團隊

高春燕 陳楊 王文璐 高文謙

1.1.jpg

作者姓名:薛偉瑩
指導教師:陳楊 高春燕

設計說明:為了適應中華女子學院的發展需求,探索符合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特點的視覺形象,本設計首先對學院的文化、精神及理念進行思維發散;其次根據調研內容歸納關鍵詞并形成多個設計方案;再次將平面的視覺要素向多形態、動態化發展深化,形成視覺統一、豐富變化的多形態標志;最后將設計作品整合,進行動態視頻綜合呈現、設計周邊的應用展示。為學院視覺識別系統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校園文化建設與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1.2.jpg

1.3.jpg


2.1.jpg

作者姓名:吳舒睿

指導教師:陳楊 高春燕

設計說明:本作品從藝術設計與科技融合的角度出發,關注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字空間中的拓新與應用,以原始彩陶紋樣為基礎,在數字空間中探索傳統紋樣的變化與衍生,觸發人們重新認識與感知彩陶文化,豐富彩陶文化的設計內容,拓新彩陶紋樣的設計形式。交互設計部分,根據聲音與手勢的變化,生成專屬的彩陶紋,聲音與手勢的特征不同,衍生出無限發展變化的視覺紋樣。藝術設計與科技的碰撞,開拓了彩陶文化創新與發展的思路、途徑,期望能夠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注入新動力,提供新動能。


2.2.jpg



3.1.jpg

作者姓名:謝玉瑤

指導教師:高文謙

設計說明:本作品是面向兒童推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鳳翔泥塑”的繪本。作者通過原創故事《爺爺家的泥塑虎》,從兒童的視角介紹了鳳翔泥塑的制作工藝及流程,并在繪本中創新性地應用了增強現實的AR技術,更加突出了兒童閱讀的趣味性和鳳翔泥塑的民族性,讓兒童在閱讀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成為傳承非遺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的新生力量。

3.2.jpg





4.1.jpg

作者姓名:崔琳笛
指導教師:王文璐

設計說明:這是一本教孩子認識食物,學會健康飲食的繪本,為3-6歲兒童繪制。通過淺顯的文字和趣味的圖畫,生動地介紹了促進身體發育的紅色食物、增長力氣的黃色食物、以及預防疾病的綠色食物。繪本中用圖畫展示的形式,表現出吃蔬菜水果的好處。本繪本用紅、黃、綠三種顏色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飲食觀念,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4.2.jpg




5.1.jpg

作者姓名:胡謖敏

指導教師:陳楊 高春燕

設計說明:梅蘭竹菊作為中國畫中的“四君子”,是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不僅寓意高尚的品格與氣節,還蘊含著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本作品以“四君子”為設計內容,通過梳理“四君子”的內涵,分析梅蘭竹菊的藝術表現與創作的方式方法,總結提取視覺形式和特色,融合現代視覺元素,對梅蘭竹菊進行了創新設計。探究現代都市生活中精神寄托的設計解決之道,創作更符合新時代目標群體需求的文創產品,助力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繼承與弘揚;助力目標群體采取積極的行動,分享正能量,傳遞溫暖、愛心與善意,讓社會和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5.2.jpg


6.1.jpg

作者姓名:孫菁文
指導教師:高文謙

設計說明:我的母親是一位白癜風患者,身上的白色斑塊影響了母親的生活和工作,困擾了母親半生。本設計采用插畫和視頻的形式,創作了我與母親的回憶、共同療愈和白白共生三個部分。我與母親的回憶部分,用插圖描繪了白斑對母親的束縛、母親對我小心翼翼的愛以及我對母親的愛;共同療愈部分是我與母親共同創作的,通過刻畫割裂再縫補的過程來呈現母親的痛苦與療愈;最后的白白共生,構想了一個虛擬的白白宇宙,在這里白斑不再丑陋,而是作為一個符號、一個標記,也希望母親和更多病友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白斑。

6.2.jpg


7.1.jpg

作者姓名:張思佳
指導教師:高文謙

設計說明:本作品從女性健康的視域出發,跨學科地挖掘更多與健康相關的多巴胺陷阱。作品視覺化展現了多巴胺與女性大腦的關系、含糖食物與女性情緒的關系以及多巴胺對女性身體的潛在危害,讓女性更好的了解糖、接納糖和控制糖,從而緩解部分由糖帶來的心理焦慮。通過視覺化創新研究,將醫學、食物學與設計學結合,跨學科多角度地幫助女性更好的了解自我、認同自我,并引發觀者對女性健康的重視與共鳴,讓女性在健康意識覺醒的同時獲得更好的健康生活體驗。

7.2.jpg


8.1.jpg

作者姓名:魯霜
指導教師:陳楊 高春燕

設計說明:本作品從“可持續再利用”的綠色設計理念出發,針對咖啡渣材料展開實驗、設計與應用。歸納咖啡渣的材料特點、功能與屬性,挖掘其應用價值,為邊遠山區的兒童開發系列清潔用品,通過公益品牌的方式進行了系列的設計表現。為拓展可持續咖啡渣材料的應用領域,提供實驗依據和參考。期望人們能夠持續關注資源循環利用,形成更加綠色的發展方式和生活。

8.2.jpg

結尾圖.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