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新聞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媒介與女性教席 > 新聞動態 > 正文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北京世婦會以來中國女性教育事業進步與發展

發布時間:2020-09-16 發布者:文化傳播與藝術學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 瀏覽量:

1916B

劉利群 中華女子學院院長、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婦聯執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主持人。中國婦女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女子高等院校聯盟理事長。全國婦聯、中國婦女研究會“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負責人

1995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并達成促進性別平等、保障婦女權利的戰略目標和政策框架。“婦女教育與培訓”被列入十二項重大關切領域之中,女性平等參與教育成為各國的共識。

25年來,北京世婦會所宣示的精神在世界上催生了積極的變化。在中國得到了全面而有力的落實。中國政府通過將男女平等確定為基本國策、寫入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從源頭、制度和政治綱領上提供了有力保障。與其他各領域相同,中國的女性教育事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北京世婦會確定的目標得到了進一步實現。

女性受教育權利進一步得到制度保障

北京世婦會以來,國家通過制定或修訂了多項制度,賦予女性更加充分的受教育權利,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等法律法規的出臺頒布,為婦女無差別的平等的接受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證。1996年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女童教育工作的十條意見》,把女童教育納入西部地區“普九”驗收的指標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制定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保障婦女兒童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在這些法律法規的充分保障下,女性受教育狀況不斷改善,少數民族女性和偏遠貧困地區的女童更加公平地享有了教育資源。同時,國家對女性教育法律政策的性別平等審查工作以及對女性教育統計與監測評估工作也在不斷增強。

1DC7D

劉利群院長(左三)和留學生參加紀念北京世婦會25周年暨全球婦女峰會5周年座談會

性別平等原則和理念進入了教育體系

北京世婦會以來,女性教育與女性教育研究更為深化,并引發了在中國教育領域中的教育實踐。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女子學院,湖南女子學院相繼成立,三所獨立設置的女子學院成為女性教育研究的重鎮,同時,普通高等教育系統內增設的女子學院、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女子專修學院也陸續出現,中華女子學院、湖南女子學院分別設置了女性學專業,女性學碩士、博士學位點不斷增多,目前,全國已有百余所高校開設了440余門女性學和性別平等課程。性別平等原則和理念持續納入教育內容及教學過程中,為培養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的女性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2年以來,性別平等原則和理念進一步被納入各級各類教育內容及教學過程中。國務院婦兒工委和全國婦聯在中小學校探索將性別平等理念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精神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目前,已有十五個省市開展了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進課堂的工作,有效地拓展性別平等的推進路徑。

D122

圖片來源:中華女子學院網站

女性教育機會均等獲得了充分實現

北京世婦會以來,我國積極貫徹落實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女性接受教育比例大幅度上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受教育機會,教育機會均等獲得了充分實現。至2006 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性別差距已基本消除。到2010 年底,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目標已經在2856 個縣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更是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2019年底,我國全面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這是中華民族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教育發展進程中的一座豐碑。

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中國推動教育領域性別平等的力度和成果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2018年12月,聯合國副秘書長兼婦女署執行主任努卡女士訪華時高度贊揚了中國在教育領域的性別平等,特別強調,“中國在保障女性教育機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