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八國際婦女節是為慶祝女性在社會各領域做的重要貢獻與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節日。
當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主持人、中華女子學院院長劉利群教授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專訪,就“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促進性別平等的措施與辦法”“社會支持與女性平衡家庭事業”等話題發表見解,為女性發聲。想知道院長都說了什么嗎?
今天,為女性發聲
采訪內容如下:

主持人:“我們很榮幸地請到了中華女子學院院長劉利群女士,非常感謝您來到我們的節目。首先祝您節日快樂!”
劉利群院長:“同樣祝您節日快樂!”
主持人:“我們能夠看到中國女性乃至整個社會在消除性別差距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貢獻。然而,很多根深蒂固的問題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您認為我們能夠做些什么來促進女性在職業領域的發展呢?”
劉利群院長:“的確,過去幾年間我國在推動性別平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們也仍然可以看到對女性還存在著不少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甚至偏見和歧視,女性在職業領域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展望未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一個重要課題,全社會應當共同為此做出努力。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我們應當堅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實施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進步,為促進女性發展、維護女性權益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機遇。其次,我們應當進一步完善社會政策體系,支持女性投身事業發展。我注意到,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政府將堅決防止和糾正就業中的性別歧視,保障婦女合法權益。這對于消除女性職場歧視問題,是重大、利好的政策信息。
再次,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教育在這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接受高等教育,女性將獲得更多更高的專業技能,她們將有能力去突破自己,承擔更復雜,更有挑戰性的職位;
最后,同樣重要的一點,全社會應當更加廣泛地開展性別意識、性別平等觀念的宣傳教育。通過這樣的宣傳教育,比如倡導所有家庭成員共同承擔家務勞動等,不僅僅為女性的職業發展提供友好的工作環境,同樣也要營造友好的家庭環境。我相信女性投身職場不僅有利于女性自身發展,也將為整個家庭和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主持人:“劉院長,您認為女性想在社會職場立足所面臨的最大障礙是什么呢?這種障礙來自社會還是家庭?很多女性都面臨家庭和事業平衡的問題。”
劉利群院長:“這是個很好、很重要的問題。此前我曾看到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女性每天的平均家務勞動時間是2小時6分鐘,男性則是45分鐘,中間存在1小時21分鐘的差距。因此,我們提倡更多家庭男女共同分擔家務勞動。同時,將女性的勞動社會化,即將家務勞動有償化,也是解決家庭和事業平衡問題的一種方式。從這個層面來說,家庭和事業的平衡不僅僅是女性所面臨的問題,它應當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主持人:“我們應當從第一步開始逐漸進步。劉利群女士非常感謝您所提供的見解。”
劉利群院長:“謝謝。”
性別,從來不該是人生枷鎖。
相信溫柔也能改變世界。
“風景這么好,我們的生活還有很長一截,
路的確是彎曲一點,但有什么關系?
我們最終會到達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