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
??在《求是》雜志2025年第11期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中,總書記指出,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
??這“三大屬性”,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本質特征的重大理論創新,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經驗的科學總結、深化對教育發展規律性認識的重大成果,深刻揭示了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先進本質、鮮明特色、獨有優勢,把我們黨對教育本質屬性的認識提升到新境界。??
??第一,政治屬性體現我國教育的根本方向。??
??教育具有上層建筑的特征,與政治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其維護政治統治、維系社會穩定的基本途徑無一不是通過教育”。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就要更加突出從國家利益的大政治上看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定不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二,人民屬性體現我國教育的價值追求。??
??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教育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解決的民生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億萬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已成功解決了“有學上”的問題,但是“上好學”的問題依然有待解決。無論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還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成教育強國,最終目的都是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深刻把握教育的人民屬性,就要更加突出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民生上抓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堅定不移促進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從實踐看,要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推進教育公平,把提高質量作為緊迫任務,著力提升老百姓的教育獲得感。
??第三,戰略屬性體現我國教育的基礎地位。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充分體現了教育的戰略屬性。
??深刻把握教育的戰略屬性,就要更加突出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大戰略上辦教育,堅持戰略引領、支撐發展,堅定不移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從實踐看,尤其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著眼長遠看教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從戰略全局謀劃和發展教育,將建設教育強國作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和戰略支撐。
??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既相互獨立、各有側重,又相輔相成、彼此支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的新發展,要辯證地、全面地、系統地認識和理解,并在建設教育強國的實踐中統籌把握好、貫徹落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