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師德師風 > 正文

    “煉鋼先煉人”,她努力鍛造大國工匠“孵化器”

    發布日期:2025-08-19來源:微言教育

           在第41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5年全國“最美教師”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教師、二級教授馬瓊光榮入選。她扎根隴原34年,投身職教17載,以技能為火種,以匠心為燈盞,照亮學生成長之路——

           拓荒攻堅

           鑄就冶金職教“國家坐標”

    “聚力先聚心”是馬瓊篤定的人生信念。

         2008年8月,作為冶金技術專業引進的第一位教師,馬瓊被學校任命為機電工程系冶金教研室負責人。她利用周末和假期,帶領團隊深入省內冶金企業生產現場,詳細記錄鋼鐵冶金、鋁電解等生產過程工藝流程與操作要點,完成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重構,實踐了過程化課程考評模式改革,“過程考核與評價機制在冶金技術教學改革實踐中的應用”教學改革項目獲甘肅省教育廳教學成果獎,冶金技術專業入選教育部、財政部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

    57B6F

    2012年12月她主持建成鋼鐵冶金智能仿真實訓室,2013年10月主持建成鋁電解智能仿真操作實訓室,授權專利15件,其中發明專利5件。2016年她獲評省級教學名師,2018年獲批甘肅省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2022年8月她主持獲批“甘肅省技能大師工作室”,2022年12月獲批甘肅省教育廳“鋁電解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工作室”。馬瓊帶領團隊實現了冶金工程學院從“零基礎”到“國家標桿”的成功逆襲。

    淬火成鋼

    鍛造大國工匠“孵化器”

    “鑄品先鑄魂”是馬瓊踐行的育人之道。


    她探索實施了“三融育人法”,一是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為解決冶金類專業社會認知度低招生難問題,她主持首創“冶金技術史”課程,“讓歷史告訴未來”,開發并主講“鋁電解生產工藝與設備”“煉鋼工藝與設備”等課程,主編出版《高爐煉鐵生產》《煉鋼工藝技術》等5本校企合作教材。


    二是將養成教育融入日常。馬瓊推動晨練、晨讀、唱校歌、背書包、記筆記等課堂內外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堅持定期檢查督促,定期進宿舍、進教室、進班級,一對一了解學生學習就業困惑,像母親一樣耐心解答學生們的問題,用真心真情溫暖每一位學子。


    2D586

    三是將職業素養融入教學。她以“雙師型”教師言傳身教,將職業素養培育深度融入專業教育全過程,構建了職業標準與素養要素雙滲透、故障植入式演練、6S管理進實訓車間的浸潤式實施體系。


    2013年以來,組織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行業技能大賽及甘肅省金屬冶煉、增材制造等技能大賽10余屆,承辦省級和全國冶金行業學生技能大賽金屬冶煉賽項9屆。2014年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工作者”,2020年入選教育部全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個人專業發展典型案例。


    化雨潤心

    熔鑄萬家燈火“鋼鐵脊梁”

    “煉鋼先煉人”是馬瓊堅守的工作鐵律。


    2021年,她主講的“冶金技術史”課程獲評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領銜的教學團隊同步獲批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8名教師獲“國家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稱號。

    39592

    她推動建成了國家有色金屬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產教融合育人成果入選教育部2024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她先后開發并承擔“冶金技術史”“煉鐵工藝與操作”“煉鋼工藝與操作”及“金屬材料熱處理工”技能鑒定等多門課程教學工作,她將冶金流程轉化為育人圖譜,原料準備階段培養質量紅線意識,高溫熔煉環節錘煉鋼鐵意志品格,除渣精煉過程淬煉去蕪存菁智慧,成分調控工序樹立市場規律認知,連鑄成型階段鍛造團隊協作精神,她將課堂打造成“專業教育與人格鍛造的冶金反應堆”。

    3EFDB

    她一對一幫扶家庭困難學生等群體,300余人完成學業并實現高質量就業。她每年堅持訪企拓崗,國內冶金行業龍頭企業全部與冶金工程學院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建立學生校外實習和教師實踐基地30余個。多年來,培養了數千名以國家勞模王小康為代表的優秀畢業生,在冶金行業的轉型發展中貢獻了智慧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