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苯裉?,我們相聚在碩果飄香、優美靜謐的中華女子學院北校區,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經過十二年寒窗苦讀脫穎而出的1030名2020級新同學表示誠摯的祝賀,對從祖國四面八方如約而至的新女院人,表示熱烈的歡迎!
同學們,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大暴發,全國大中小學幾乎全部停課,實行了“停課不停學”的居家學習模式。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才有了我們今天如期而至的開學典禮和校園相聚。
泰戈爾曾說:“上天完全是為了堅強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你們是女院歷史上特殊的一屆新生,是帶著口罩參加開學典禮的一屆新生。雖然此刻,由于大家都帶著口罩,我并不能看清每位同學的臉龐,但通過你們的眼神,我仍然能真切感受到大家身上那種朝氣蓬勃、勇往直前的力量——疫情沒有能阻擋你們追求夢想的堅定腳步,你們用自己的堅持與努力,經受住疫情防控和高考的雙重人生考驗,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成就,成功抵達了夢想之地:站在中華女子學院的校園里,開啟了人生高光時刻,踏上了一段嶄新的路程,我為你們感到由衷的驕傲,也為你們送上誠摯的祝福!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你們成為了中華女子學院大家庭中的正式成員。在這所有著71年光輝歷史的、以培養女性人才為主的女子高等學校里,有專門探索女性教育規律的研究機構,有針對女性人才培養特點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有致力于培養卓越女性人才的育慧書院,有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搭建平臺的“育慧-圓夢”計劃,有國家獎助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和多種社會獎助學金,還有紅帆合唱團、尚美朗誦團,武術隊、田徑隊、健美操隊等豐富多彩的文體社團。這些平臺和資源,營造了全面發展的良好氛圍,給了你們更多的展示和鍛煉機會,不僅助力你們完成學業,更加助力你們成才成長。
同學們,大學是人生爬坡的重要階段,不僅是知識積累、技能錘煉、素質養成、價值觀塑造的重要時期,也為每個人的個性發展、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開啟求學生涯的新階段之時,我想對大家提三點希望,與同學們共勉。
一是要志存高遠,勇于擔當,明求學之目的。
中華女子學院作為全國婦聯所屬的唯一一所國家級普通本科女子高等院校,是一所有著光榮傳統、蘊含紅色基因、肩負獨特使命的女子大學,由宋慶齡、何香凝、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婦女革命家所創建。從開國大典到建國70周年慶典,從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到聯合國全球婦女峰會,建校71年來,學校始終與黨的婦女事業和婦女教育事業同向同行,與國家經濟社會同發展,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成績和辦學聲譽,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婦女干部、婦女工作者,優秀的專家學者和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她們已經成為在世界各地傳遞性別平等的火種,成為各行各業的主力軍、生力軍。
作為新一代女院人,你們肩負著引領和傳播先進性別文化,推動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時代責任,希望你們傳承女院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樹立“為民族復興而讀書”之求學目的,將遠大志向融入到未來每一天的學習與生活當中,讓每天的學習因歷史責任而偉大,因光榮使命而崇高。
二是要勤學好問、慎思篤行,行求學之正途。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大學時光是你們人生當中專心讀書的最后一段高度集中的時間,大學的學習將對每個人知識的增長、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習習慣和思考方式的養成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希望你們要學會在老師的帶領下、指導下,自主、自覺、自律的學習,同時,充分利用好講座報告、圖書館、互聯網等學習資源,利用好北京作為首都和歷史文化名城的環境資源,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增長見識、豐富閱歷,建立起豐滿而扎實的專業知識結構與廣博的知識體系。
同時,希望同學們還要努力做到以知促行、以行踐知、知行合一,在專業實踐的訓練中、在支教扶貧的奉獻中、在邊疆基層的磨礪中、在國家重大活動的志愿參與,在社會廣闊天地的歷練中接地氣、長才氣、增底氣,達成 “知”與 “行”的協調與統一。
三是要修身明德、心懷大愛,達求學之要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紅色基因文化、先進性別文化構成中華女子學院獨特的校園文化。中華女子學院的校名,便寄托了對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代代守護的期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來重德治、重教育,紅色基因文化是革命精神的傳承,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先進性別文化包含男女平等意識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四自”精神,希望你們通過女院文化的熏染和努力拼搏,能夠成為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識、國際視野和知性高雅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女性人才。
“崇德 至愛 博學 尚美”是女院的人才培養理念,“自尊 自信 自立 自強”是女院人的精神品格,胸懷開闊包容、學識沉穩扎實、氣質知性高雅,是女院學子的特征與寫照。希望同學們懷崇德至愛之心,踐博學尚美之行,不斷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為民族復興而讀書的精神,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同學們!你們正站在前人站立過的地方,開啟新的人生旅程。從這里,走出了新中國第一代女播音員、女法官、幼兒教師、社會工作者、女性研究學者;走出了國慶70周年之時眾多受閱女民兵與合唱團隊員;走出了一批批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為國防事業貢獻力量的子弟兵;走出了大批投身創新創業訓練,致力于實踐的創業者;走出了大批服務國家重大國際賽會的志愿者;走出了在全國各類知識、文體競賽中屢獲佳績的佼佼者;走出了專心學術,繼續攻讀碩博的研究生;走出了扎根祖國邊疆基層、綻放青春絢麗之花的西部建設者。相信你們會像那些優秀的學生一樣,在“崇德 至愛 博學 尚美”的校訓和“四自”精神的指引下,在今后的四年中,用青春奮斗之美,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印記,為學校贏得無上榮光。
理想如炬,奮斗以成;青春淬煉,奔涌前行。秋是收獲、更是起點和積蓄的開始。希望同學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你們年輕人,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有著這么偉大的目標,可謂生逢其時,為之奮斗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