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等學校: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建立高等學校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在總結39所高水平大學發布2010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工作基礎上,我部決定“211工程”高校編制并發布2011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編制工作
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人才培養水平是衡量高等教育質量的首要標準。編制并發布本科教學質量報告,是高等學校開展自我評估、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完善高等學校信息公開制度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高等學校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回應社會關切的重要體現;也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展示學校風貌和辦學特色、宣傳辦學理念和教學成果的重要途徑。通過發布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增強學校與社會的溝通,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特別是用人部門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育人工作,更好地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高等學校要高度重視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編制工作,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以編制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為契機,主動開展本科教學工作的自我檢查和自我評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主要內容
本科教學質量報告應圍繞本科人才培養工作的關鍵要素,既要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共性,又能充分反映高等學校自身的特性,展現學校本科教學的新思想、新政策、新措施、新成果。本科教學質量報告應重點體現以下內容: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況。包括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及服務面向、本科專業設置情況,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情況及本科生所占比例,本科生源質量情況等。
(二)師資與教學條件。描述學校師資隊伍數量及結構情況、生師比、本科生主講教師情況、教授承擔本科課程情況,教學經費投入情況,教學用房、圖書、設備、信息資源及其應用情況等。
(三)教堂建設與改革。揭示教學過程中各主要方面和關鍵環節,包括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改革等。特別是培養方案特點、開設課程門數及選修課程開設情況、課堂教學規模、實踐教學、畢業論文(設計)以及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等。
(四)質量保障體系。闡述學校人才培養中心地位落實情況、校領導班子研究本科教學工作情況、出臺的相關政策措施,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日常監控及運行情況,本科教學基本狀態分析,開展專業評估、專業認證、國際評估情況等。
(五)學生學習效果。呈現學生學習滿意度、應屆本科生畢業情況、學位授予情況、攻讀研究生情況、就業情況、社會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畢業生成就等。
(六)特色發展。總結學校在本科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特色和經驗。
(七)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影響教學質量的突出問題,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及建議。
三、《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編制要求
各高等學校在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編制中應客觀反映學校實際情況,緊扣本科教學工作,分析教學基本狀態,突出教學改革亮點、成就和經驗,準確把握存在的問題,全面展示本科人才培養狀況和教學質量,并在報告中體現相應支撐數據(見附件)。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內容要詳略得當,格式可靈活多樣,字數一般不超過1.5萬字。
附件:
《本科教學質量報告》支撐數據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比例
2.教師數量及結構
3.當年本科招生專業總數
4.生師比
5.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
6.當年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
7.生均圖書
8.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種數
9.生均教學行政用房
其中生均實驗室面積
10.生均本科教學日常運行支出
11.本科專項教學經費
12.生均本科實驗經費
13.生均本科實習經費
14.全校開設課程總門數
15.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比例(可按學科門類)
16.選修課學分占總學分比例(可按學科門類)
17.主講本科課程的教授占教授總數的比例(不含講座)
18.教授授本科課程占總課程數的比例
19.應屆本科生畢業率
20.應屆本科生學位授予率
21.應屆本科生就業率
22.體質測試達標率
23.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方法與結果)
24.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調查方法與結果)
25.其它與本科教學質量相關數據
注:1.數據的計算方法參照《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的通知》教發〔2004〕2號文件。
2.第10項數據參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的通知》教高廳〔2011〕2號文件,是指學校開展普通本科教學活動及其輔助活動發生的支出,僅指教學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務支出(302類)(不含教學專項撥款支出),具體包括:教學教輔部門發生的辦公費(含考試考務費、手續費等)、印刷費、咨詢費、郵電費、交通費、差旅費、出國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專用材料費(含體育維持費等)、勞務費、其他教學商品和服務支出(含學生活動費、教學咨詢研究機構會員費、教學改革科研業務費、委托業務費等)。取會計決算數。
3.第23、24兩項數據可視本校此項工作基礎酌情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