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下午16:00,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家庭建設研究院)在主樓137教室成功舉辦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40周年院慶活動系列第十八期兒童發展與教育論壇暨第三期教育碩士學術沙龍活動。
本次活動的主題為“如何與幼兒一起做研究:質性研究方法論的最新進展與反思”,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婦幼健康研究會嬰幼兒養育照護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李敏誼教授主講,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家庭建設研究院)陳輝院長主持。邱香、房陽洋副院長及部分專業教師出席并參與研討,2024級教育碩士研究生全部參加此次活動。
李敏誼教授首先介紹了研究主題及其與馬賽克方法的關系,接下來依托自己研究團隊所開展的“幼小銜接的質性追蹤項目”,緊扣“如何與幼兒一起做研究”,結合研究現場中的許多鮮活故事和本土案例,分別對作為研究方法的馬賽克方法和作為教學方法的馬賽克方法進行了深度分析,對質性研究過程中“研究問題、數據收集方法、研究工具設計與改進、優勢與挑戰”等核心議題進行了系統講解。最后,李敏誼教授呼吁大家要從長遠的角度看待兒童和兒童早期教育,傾聽兒童,賦權兒童參與,提升兒童福祉;要以中國為方法,深入中國現實,超越概念孤兒,對話國際經驗,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在提問環節,李敏誼教授對在場老師和研究生的問題都給與了積極的回應,并為研究生們推薦了《不平等的童年》、《傾聽兒童》和《把自己作為方法》等書籍鼓勵研究生多閱讀多反思。
陳輝院長特別感謝李敏誼教授給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師生帶來的精彩報告,并從以下四點進行了總結和回應:1.李教授用非常生動的案例鮮活地呈現了質性研究方法的魅力和挑戰;2.方法是術,我們從報告中可以看到研究處處體現出對兒童的尊重、以幼兒為本的兒童觀;3.馬賽克研究方法的視角,提醒我們要從文化的視角去理解兒童差異、地區差異和國別差異;4.我們做研究既要講好中國故事也要學會與國際對話,避免做學術孤兒。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此次兒童發展與教育論壇暨教育碩士學術沙龍活動圓滿結束。多位師生表示獲益匪淺、意猶未盡,希望能夠繼續參加類似的學術論壇或沙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