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響應學校關于勞動教育和專業實踐的要求,為2019級學前教育專業安排了為期三天的幼兒園實踐工作坊。
工作坊專門邀請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的保教主任張芬、羅希悅、王海霞,骨干教師張蕾、甄珍、李洋、曹云香等老師圍繞幼兒園教育勞動實踐相關的問題進行分享、探討,并帶領學生進行實踐。三天工作坊主題包括:幼兒園課程新樣態:回歸與還原兒童本真生活的課程、“3+1+1” 以“叢林學習”為例的兒童深度學習的可操作模式,如何與兒童展開有效對話,如何觀察兒童,借助教育筆記,搭建反思的“腳手架”, 一日生活中的師幼互動,如何創設適宜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環境等。
三天里,老師們帶來了很多生動的視頻和精彩的解讀,同時也提出了問題,讓學生親自操作和體驗。例如,“叢林學習”部分,老師通過幼兒園的“叢林學習”案例讓學生了解到何為深度學習,并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通過研究解決問題。學生們也很有創意,比如提出了“校園湖中的水是從哪里來的”、“湖邊都有哪些生物”、“學校的地磚都是什么樣子的”、“學校里的果樹都有哪些果實”、“學校湖的周邊有多長”、“圖書館是什么時候建成的”、“三個宿舍樓內部宿舍的異同”“面包房的日常生活”等等問題,通過采訪后勤老師和校園工人、自己丈量、自己統計等方式回答了問題,并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們第一次認真了解了學校,看到了平時可能忽視的細節。
關于師幼互動和適宜環境創設的活動,老師的分享引發了學生們關于幼兒園各類環境創設的思考,通過設計自己喜歡的教室,學生們也都再次通過體驗理解了教室創設環境的時間和空間等更深的理解。通過學習如果進行教育筆記的寫作,讓學生們了解了好老師的反思能力和專業發展是持續努力思考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工作坊的老師都是我們學院學前教育專業不同屆的畢業生,這次工作坊因為老師的雙重身份——即使行業骨干優秀教師,又是學妹們的學姐,使得親切感倍增,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更高。
總之,三天的工作坊讓學生們再次深刻理解了看似簡單的幼兒教育勞動背后,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和哲學底蘊,這需要教師擁有更多的教育智慧和教育實踐,也讓學生們更明確了自己未來的學習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