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賦權與婦女發展》授課教師魏開瓊帶領9名課程研究生前往河南省登封市周山村,以“性別平等與婦女賦權”為主題,開展為期5天的實地實踐教學。專碩教研室秘書肖晴老師隨隊參與本次學習。
走進周山。5月23日,中華女子學院師生走進窯洞,在窯洞中聽取董琳老師、梁軍老師的講解。5月23日上午,董琳以《我與周山村》為題介紹了周山村的自然地理、風土人情、歷史沿革等問題,讓師生對實踐基地有清晰的背景了解。梁軍以《怎樣理解“鄉村建設”》為題,對周山村“美麗鄉村”和“夢里老家”項目進行了詳細講解,并帶領中華女子學院師生參觀了“美麗鄉村”和“夢里老家”。學生的所見所感讓他們周山村有了真實的了解。


融入周山。周山村的自組織非常發達,有手工藝協會、老年互助協會等多個自組織。5月23日下午,手工藝協會會長景秀芳講述了婦女手工藝協會如何從“開發傳統手工藝,開拓市場增加收入”到“增強婦女自身能力,促進團結互助”的艱辛轉變。5月24日,全體師生分為4個小組,分別進入周山村居民家中開展以“農村養老”為題的問卷調查,并就其中個別問題進行深入訪談。5月24日下午,學生針對上午的調查數據,分享自己的感受并提出問題。梁軍幫助學生總結問卷中提出的問題并進行了回應與解答。
感悟周山。5月25日上午,在董琳和梁軍的帶領下,中華女子學院師生分為兩組,分別來到上門老年小學堂和下門老年小學堂,與老人們學習以“防疫”為主題的課程。老人的學習熱情讓一眾師生深刻的感受到周山村推動性別平等的成果,也感受到了賦權婦女給當地婦女生活帶來的巨變。下午,梁軍以“農村地區社會性別狀況”為題對周山村推進性別平等的手法和實效進行了介紹。魏開瓊認為,隨著時代的變化,周山村面臨的性別問題也在悄然變化,因此,自組織的參與和推動也需要吸納更多村民參與。
告別周山。5月26日,中華女子學院師生參觀了周氏祠堂,其中吸收女性作為祠堂管理人員也是周山村推動移風易俗,促進性別平等的重要成果。通過為期5天的調實踐,中華女子學院的師生感受到梁軍及其團隊近二十年里對推動性別平等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悄然的改變了周山村的發展。


中華女子學院師生通過每晚的組會討論,對每一天實踐的收獲和問題進行總結,交流實地實踐的心得、田野訪談技巧,在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中確定了課程論文的選題,學生的理論高度與實踐能力在實地實踐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提升。通過這次實地實踐教學,師生將課堂上的理論與周山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性別平等和賦權女性有了直觀的了解,落實“新文科”建設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指導思想與課程建設方向。在《賦權與婦女發展》課程經費的支持下,歷經走進周山、融入周山、感悟周山、告別周山的實地實踐教學過程,中華女子學院師生對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有了更深刻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