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四自”精神和性別平等意識、公益意識,政策視野寬廣、創新能力突出的復合型人才。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指導下的女性學基本知識和方法,掌握國內外婦女發展狀況以及與婦女有關的法律政策,掌握社會研究方法與大數據分析技術;具備從性別視角分析社會、服務社會與管理社會的能力。學生畢業后,能夠運用女性學專業知識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中從事服務管理、教育科研、新聞傳播、互聯網運營等工作。
專業特色
女性學萌芽于20世紀80年代的婦女運動系,2001年首創國內第一個女性學本科專業,200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獲批北京市特色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2019年獲批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2021年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培養堅持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踐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能夠從社會性別視角推動兩性平等與中國婦女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服務學校特色人才培養、為婦女發展有關決策部門提供智庫支持的平臺;是引領國內女性學學科與專業建設、向國際社會展示婦女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
女性學與國務院婦兒工委、全國婦聯、北京市婦聯等保持長期密切合作關系,承擔了多項與婦女發展有關的理論研究、政策研究,在婦女理論研究、性別與公共政策、性別平等教育以及女性學學科建設、家庭學科建設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學術實力和社會影響力。
現有專任教師9人,具有哲學、社會學、歷史學、傳播學、人類學、經濟學、人口學的學術訓練背景,主講的《女性與發展》是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女性學導論》獲評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和“優質本科教材課件”,課程主講教師被認定為“北京高等學校優秀專業課(公共課)主講教師”;《女性學導論》課程育人團隊是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婦女發展政策》獲批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主編的《女性學導論》獲評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教師參與《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專家意見稿)起草工作,參與北京市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十二五、十三五評估等工作,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核心課程
社會學概論、女性心理學、女性學概論、中國婦女史、社會研究方法、社會統計方法、管理學概論、西方社會學理論、世界思想史、婦女人權、婦女工作、全球化性別與發展、性別、人口與健康、女性學研究方法、女性領導力、性別前沿問題研究、性別與公共政策、專業文獻選讀、社會服務組織理論與實踐、項目管理與評估。
就業方向
女性學專業畢業生可在黨政機關和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教育行業、社區及國際組織,從事婦女工作、性別與發展的研究與實際推動、性別與政策分析、性別與文化傳播、婦女發展教學與管理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