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學院聚焦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女性學系研究生周山村實踐學習圓滿成功

發布時間:2019-05-02 發布者: 瀏覽量:

     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理論服務于實踐的能力,2019年4月25日至4月29日,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9名研究生在魏開瓊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河南省周山村,圍繞賦權與婦女發展進行了為期4天的實踐學習。


2a91dc405f4b4568a801dbbe53722b03.png


第一天上午,首先由董琳老師介紹推動性別平等社區實踐的總體情況主要講述她們團隊自2002年至今在周山村實踐的歷程,讓同學們對周山村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迅速進入情景。緊接著,周山村婦女手工藝協會會長景秀芳開展主題為:從“生計”到“充權”講座,以她個人經歷以及手工藝協會的發展歷程為例分享了賦權對以她為代表的周山村婦女生活的改變;下午,由曾任周山村村官的周蓓曉講解村規民約展示了周山村三次修訂村規民約的內容方式以及修訂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她們的處理方法等,同學們看到性別平等實踐在落地生根時方法的多種可能性,以及女性賦權的多種方法。

第二天上午,梁軍老師首先講述了她對性別角度看農村養老困境的理解主要從觀念、制度和措施三個層面分析農村養老困境,讓同學們對農村養老有了一個更系統的認識,隨后村民周西恩的個人分享以及老年小學堂的觀摩,一系列的活動展示了梁老師團隊對性別規則的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多樣化養老模式的實踐老年小學堂的內容主要包括意識提升,老年知識以及專題講座等,展示了性別平等觀念在實踐中的嵌入式滲透下午,由歐陽秀珍等老師講述周山村多種形式的性別教育,參與式培訓和大面積的社區教育通過歐陽老師快板妯娌香包奶奶們的分享以及民眾劇“夫妻之愛”與“母子之愛”的現場觀看,同學們了解了多種形式的性別教育在周山村的實踐,以及這些形式的性別教育給周山村村民帶來的改變。就像梁軍老師說的那樣,她們希望這個村莊中的老人及婦女能夠“活”起來。現在村民越來越多的走出家門,參與社區實踐活動,真正“活”了起來,也讓同學們真正理解了“生命影響生命”的意義


828765c19a7145ab8e459c6cd05f493c.png


第三天上午,主要由梁軍老師的團隊帶領同學們走村。通過參觀互助路俺家奶奶紀念館、周山村記憶夢里老家展覽等地方,看著這些地方歷史變遷,聽著周山村村民的陳訴,同學們看到了一個有溫度的鄉村建設這些鄉村建設,使同學們對于如何引導村民反思性別平等,推動性別平等實踐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下午,梁軍老師與女院師生一起討論社會性別如何落地生根。梁軍老師以個人成長歷程為線索,向同學們展示了她所理解的社會性別和中國的歷史傳統,以及她在此基礎上在周山村所做出的一系列實踐活動。在討論的最后,梁軍老師與同學們分享扎根周山村這么多年的主要動力來源。一是信念,沒有性別平等就沒有真正的民主與公義;推動性別平等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二是韌性在周山村的性別平等實踐了16年,梁老師說她會一直做到自己做不動為止,傳統根深蒂固的性別觀念使得性別平等推動工作難以進行,但是這件事情總是需要有人去做的,只堅持不懈的努力,會有所改變三是做事不要急,要注重點滴積累,慢而不息;促進性別平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滲入式的傳播性別平等觀念。四是智慧,尋找縫隙,永不樹敵。在各個層面尋找可以生存的縫隙,有一點就前進一點,沒有縫隙就原地踏步,決不能放棄甚至后退。開展工作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對于不能團結的力量也堅持永不樹敵。這樣才能更好的工作為中心,為人民服務。梁軍老師的團隊在這里扎根16年,她們不是周山村民,卻與村莊中的每一個人都非常熟悉,她們為了信念一直堅守,這種堅守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e3f07aaccec446b2944d2d8651504ecf.png


第四天,同學們在梁軍老師團隊的協助下,在周山村開展自己的調研活動。同學們按照自己前三天的學習結合自己的興趣點,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并在老師的指導下修改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案在與村民的交談中,同學們更加鮮活感受到在推動性別平等實踐中對村民主體賦權的重要性,到了一個和傳統農村不一樣的村落。

4天的實踐學習,內容豐富,引人深思。在魏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每天晚上都進行熱烈的討論,回顧和思考當天的實踐內容,并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分享這次實踐學習使同學們了解到了賦權與婦女發展的另一個實踐的可能性,引發了很多思考與反思,增加了同學們賦權和實踐性別平等的知識儲備和創造力,為同學們以后的專業學習和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