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陳衛教授做題為《中國的低生育率與未來人口趨勢》的講座,講座由科研處處長臧海群教授和婦女發展學院院長魏開瓊教授聯合主持,來自科研處、婦女發展學院和其他學院的教師以及女性學專業學生參加。

社會快速發展所帶來的人口結構變化不僅對教育、養老等特定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社會事務產生影響,也將深刻影響青年——特別是女青年——的未來發展,了解和掌握人口發展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陳衛教授首先介紹了人口學研究中有關生育的重要概念及其測算依據,通過講解生育率、總和生育率、育齡期、更替水平等基本概念,中國人口結構的現狀躍然紙上。陳教授指出當前中國人口增長已經進入負增長,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這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既符合國際經驗,同時又呈現出獨特之處。
具體到政策、教育、城市化、人口流動、婚戀觀念、文化等角度,陳衛教授用詳實的數據分析了中國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在政策方面,他梳理了從1950年開始至今的生育控制政策及其時代背景,從有意識的生育控制到明確的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效應在中國人口出生的四次高峰中得到充分呈現。政策之外,初婚年齡推遲、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婚姻家庭文化等因素也顯著影響了生育和人口。高等教育發展使得更多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一定程度上推遲青年初次進入婚育的年齡。數據顯示,隨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率有明顯下降的趨勢,高教育水平與更低生育率之間存在明顯關聯。生育率還受到先婚后育、生肖偏好等觀念的影響,呈現波動下降趨勢。最后,陳教授用“四低”來總結了中國低生育率的特征,并且講解了未來人口發展預測的三種方案。陳教授指出中國生育率的變化符合全球規律,是全球變化的一部分,但它所呈現的下降路徑不同,對社會經濟產生的影響也會不同,需要在國際比較和本土國情雙重視野下理解和研究人口發展帶來的變化。

本次活動由學校科研處、婦女發展學院、數字社會與性別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是學校名師名家學術論壇、婦女發展學院女學圓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