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學期,女性學系即將為全校本科生開設《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公共必修課。為了確保教學效果,女性學系于2022秋季學期完成課程教學課件的準備工作,并于本學期舉行了第一次教學內容研討會。3月22日下午,女性學系專業教師組織了本學期第二次《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集體備課會。本次集體備課活動邀請到北京大學魏國英教授為大家現場指導。

課程內容由導論和三大主體部分組成,此前的討論會確定了各小組團隊成員與各小組的主要內容框架。本次備課會,各小組負責人就課程四個部分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試講。第一,導言部分,課程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形成性別平等的價值觀,成為推動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貫徹落實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卮鹨韵挛鍌€問題:為什么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是什么?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地位與作用是什么?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的幾個核心概念;第二,馬恩列斯關于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經典闡釋。該部分明晰以下幾個內容:馬克思、恩格斯創立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的時代背景、理論的主要內容、理論意義及發展。第三,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化歷程。該部分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化發軔、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化。第四,新時代以來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化。該部分主要包括新時代馬婦理論框架;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婦女與婦女事業、家庭和家庭建設、婦女工作和婦女全面發展方面的具體論述。
魏國英教授與任課教師就以下四個內容展開研討:第一,課程名稱是否可以改為《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時代感可以再強一些。第二,每個部分風格要統一。比如可以按照發展、創新、堅持等環節,進行調整。第三,要強調理論和實踐創新的統一性。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強調創新。第四,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實踐“兩結合”、“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