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27日,由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攜手荷廣傳媒橙雨傘公益共同舉辦的首屆“媒介與婦女”跨界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邀請來自學術界、媒體界、公益界等不同界別的參與者共同就“媒介與婦女”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力圖用跨界的智慧破解當下傳播中的問題,運用媒介的力量促進性別平等。該論壇由中華女子學院劉夢副院長主持。
女性發展離不開媒體力量,媒體需要避免刻板印象傳播
開幕式上,中華女子學院院長劉利群教授指出,女性的發展離不開媒體的力量,女性群體既要不斷努力完善自我,淬煉女性內心強大力量,同時要善于利用媒體,并與媒體建立合作關系,用共同的力量影響世界、改變世界。
來自荷廣傳媒的全球首席運營官弗洛瑞斯·范·斯班格勒分享了對荷蘭媒體的觀察,并指出媒體對于創造必要的社會變革作用重大,同時在媒體傳播過程中,應避免傳播女性的刻板印象,更進一步的,媒體應該有意識地凸顯女性非傳統的角色。
聯合國婦女署中國國別主任湯竹麗進一步表示,傳統的刻板印象不僅再一次強調了當前社會規范中的性別不平等,最重要的是仍然在給年輕的一代灌輸這種概念。“然而我認為媒體不僅應該給我們提供信息,更應該用批判性的眼光評估這些信息是如何傳達給我們的。”最后,湯竹麗指出,媒體極富潛能,也能夠幫助世界變得更好、更平等、更包容、更公正。
女性媒體人推進性別平等要講究性別情商與智商,需要好榜樣
女性媒體人如何推動媒體界性別平等的發展?中國婦女報社副總編禹燕從年度性別平等十大事件評選談起,就媒體高層融通策略進行了分享。她指出,性別平等的推進是系統工程,就上而言需要決策層的頂層設計,而在推進媒體高層溝通時應注意三個策略:把“我說”轉化為“我們說”;把“要他說”提升為“他要說”以及把“偶爾說”轉化為“經常說”。同時,媒體人應兼具性別智商和性別情商,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自我的傳播力。
荷廣傳媒國際媒體培訓中心高級媒體培訓師、前BBC資深編輯珍妮·安德森結合自己的從業經歷強調了女性榜樣的重要性。雖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媒體形態的多樣化,女性的觀點有了更多的展示平臺,然而女性的“母親、妻子、女兒”身份,常常被認為比她自身的身份更重要,這種性別角色期待依然未曾改變。為此,她建議媒體人應親自動手,在媒體中展現更多關于女性科學家、女性冒險家、女性專業人士的積極表現。
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教授韓賀南也向參會者介紹了中華女子學院在性別研究與教學領域進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