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時政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中華女子學院舉辦“第五屆中國家庭學科研討會”

發布部門: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0-12-24

為深入貫徹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按照全國婦聯“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要求,12月19日中華女子學院在北京西藏大廈舉辦了第五屆中國家庭學科研討會。本次會議邀請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從事家庭研究的專家和學者,機關企事業單位、各級婦聯從事家庭工作的相關人員,社區、社會組織等從事家庭建設的一線工作者,對新時代家庭觀、家庭學科理論構建、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家庭教育指導、家庭中的托幼養老等重點社會議題進行探討。相較于前四屆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更聚焦于探討新時代家庭觀的理論內涵,發布中華女子學院家庭建設研究院開展家庭研究的最新理論成果,探討在高校設置家庭領域的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分享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寶貴實踐經驗。

222

家庭學科建設必須堅持和貫徹新時代家庭觀

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黨委書記、家庭建設研究院院長李明舜教授在會議致辭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大意義,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家庭、怎樣建設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的重大問題,體現了鮮明的中國特色、強烈的時代特征和寬廣的社會視野,貫穿了歷史、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中國邏輯,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家庭觀,是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家庭觀,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家庭觀,是我們新時代做好一切家庭工作的科學指南。

李明舜認為,新時代家庭觀是習近平總書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對家庭的功能、地位、發展趨勢以及家庭建設的內容、途徑、價值取向等基本問題做出的科學分析和概括。其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根本任務則是要立德樹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核心內容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的重要論述,特別是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相親相愛的家庭關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等;從本質來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領域的體現和要求;現實作用則是新時代家庭建設的行動指南。

李明舜強調,我們要以新時代家庭觀為指導,深化和升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我們要深刻領會新時代家庭觀的豐富內涵,系統闡釋新時代家庭觀的理論淵源、歷史淵源、文化淵源、實踐淵源,深入研究新時代中國家庭建設與發展的目標任務、路徑方法等基本理論問題,深入研究新時代家庭建設與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不僅對新時代家庭建設與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進行政策性、對策性研究,而且不斷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深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為推動新時代我國家庭建設與發展提供科學理論指南。我們要以新時代家庭觀為指導,不斷完善推動新時代家庭建設與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法律政策體系。我們要以新時代家庭觀為引領,推動家庭教育法的制定,推動“十四五”期間家庭建設與發展規劃的制定,推動各項法律法規政策制定時納入家庭視角;我們要以新時代家庭觀引領民法典特別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的實施,引領反家庭暴力法的實施,引領有關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家庭保護規定的實施。我們要以新時代家庭觀為指導,探索和建構新時代家庭領域的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新時代的家庭建設與發展需要建構系統的學科知識體系,更需要掌握家庭學科知識的專業人才,探索和建構新時代家庭領域學科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我們要積極建議和推動將家庭學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和研究生專業目錄,將新時代家庭觀納入各級黨校重要培訓內容。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1810/output_1.jpgoutput_1

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黨委書記李明舜教授為會議致辭

主動布局家庭領域的學科與專業建設

2020年,中華女子學院家庭建設研究院在家庭學科建設中取得了重大進展。家庭建設研究院執行院長孫曉梅教授介紹了今年學院向教育部提交新增家庭學本科專業論證情況。建立家庭學專業,體現中國特色和時代要求的家庭發展趨勢,培養家庭建設專業人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需求,推動和建設家庭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手段。具體來說,第一,專業設置符合國家戰略需求。加快家庭學專業和院系建設,主動布局人民美好家庭建設和國家、社會治理急需的相關學科專業,符合國家戰略需求。中華女子學院作為全國婦聯主管的中央部屬高校,家庭學是學?!笆濉币巹澲攸c發展的專業領域,設置家庭學專業,符合中華女子學院專業布局和發展定位。第二,人才培養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當前我國家庭工作已經涵蓋了家庭中的兒童教育、婚姻家庭調解、法律權益、母嬰保健、健康服務、吃穿住用等內容,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家庭視角和家庭工作知識及方法的高級專門人才。第三,辦學基礎符合專業申辦基本條件。設置家庭學專業,可以與學校社會工作、社會學、女性學、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等專業進行跨學科融合,滲透培養,既豐富學?,F有學科體系,又有利于促進綜合性、跨學科人才培養。學校擁有一支家庭學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團隊成員圍繞婚姻家庭、婦女發展和兒童教育等領域,形成了較好的學科發展態勢,具備家庭學專業辦學條件。此外,在2020年,中華女子學院家庭建設研究院在家庭學研究與實踐推動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果的探索,如參與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促進男女平等和家庭建設制度機制研究”,承擔了《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評估工作和“十四五”家庭教育規劃(2021—2025年)的制定工作,拍攝“新時代家庭微課”,開發家庭建設專業指導系列課程,編寫婚姻家庭咨詢師職業技能課程培訓包,出版家庭學系列叢書等,這些寶貴的課程開發和教學實踐,為家庭學科研成果向實踐的轉換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2038/output_1.jpgoutput_1

中華女子學院家庭建設研究院執行院長孫曉梅教授做主題發言

研討會中,有學者從家庭教育學視角探討了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問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管部副主任、研究員洪明認為,家庭教育學科建設是家庭科學化、專業化的基礎,通過分析家庭教育學科關系、家庭的教育功能及實現、家長教育角色分析、孩子的受教育角色分析以及家庭教育影響問題研究,在家長教育意識凸顯、素質不斷提升、對教育影響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構建出家庭教育學科體系。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701/output_1.jpgoutput_1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管部副主任、研究員洪明做主題發言

關注家庭家教家風對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作用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基礎。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研究員張永英提出,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缺乏家庭視角,從治理主體、治理內容、治理目標、治理路徑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構成要素來看,家庭都沒有被放在應有的位置,發揮應有的作用。要注重發揮家庭作為基層社會治理主體的作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加大對家庭問題的關注和解決,把營造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作為評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重要指標,注重發揮家庭作為德治平臺的作用等方面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家庭工作體系。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2221/output_1.jpgoutput_1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研究員張永英做主題發言

家庭工作是婦聯組織服務大局、服務婦女的重要著力點,也是婦聯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廣州市海珠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蔣薇分享了來自婦聯組織通過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提升社區教育服務社區治理能力的經典案例。海珠區將婦聯組織建設納入基層黨建工作,通過組織聯建、人員聯管、陣地聯用、載體聯創,構建強大的基層組織建設網和家庭教育工作網。通過建微家踐初心,扎實推進黨建帶婦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指導思想的“1”,科學統籌社區與家庭的“2”,從當前親子迫切需要提升的科學育人、心理健康、親子溝通、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理性上網6個維度,創建社區家庭教育“1+2+6”模式,形成“家校社”共建共育新格局,提升社區教育服務社區治理的能力,助力社區實現善治。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2343/output_1.jpgoutput_1

廣州市海珠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蔣薇做主題發言

家庭教育理論發展水平與實踐探索力量顯著提升

研討會匯集了多位國內知名的家庭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和實踐推廣機構,他們從家庭教育政策、家庭教育學科構建、家庭教育指導實踐等幾個方面為我們呈現了2020年家庭教育領域的重要進展。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提出,家庭教育政策建設的步伐逐步加快的同時學理的研究相對落后。家庭教育政策及政策體系建設中遇到的難題,最終需要從學理上尋找依據加以解決。缺乏家庭教育學理支撐的政策在執行中會遇到阻力而難以實現政策目標。整體上,家庭教育策制定過程中對家庭教育學理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家庭教育學理的研究與闡明不足。

家長和兒童的需求是家庭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才能為家長提供多元化、有針對性的指導服務。中華女子學院兒童與發展教育學院副院長陳虹副教授分享了基于“全國家庭教育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成果,提出當前在我國家庭,父母和祖父母是育兒的主要力量,多數家長將知識學習放在首位,手機已成為很多家長的管理工具,家長在家庭教育的時間和經費投入不太充分,面臨缺少管教時間、家庭教育知識不足、養育有焦慮情緒等困難,為我國家庭教育實踐提出重要參考。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2546/output_1.jpgoutput_1

中華女子學院兒童與發展教育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陳虹做主題發言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根本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聚焦精準人群、精準問題,才能為區域教育脫貧攻堅找準著力點。中國兒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長、研究員霍雨佳在對全國20個欠發達縣5000多個家庭開展的0-6歲兒童家庭教育及指導服務狀況的調查中發現:在留守兒童占比較大的欠發達地區,祖輩難堪教育之責,家庭養育和教育的知識和技能來源單一,舊的觀念和教育方法仍存在,科學兒童觀和家庭教育觀的形成還有一定距離,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需求和獲得存在較大差距,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任重而道遠。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730/output_1.jpgoutput_1

中國兒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長、研究員霍雨佳做主題發言

作為家庭教育五年規劃的會簽單位之一,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就積極推動我國家庭教育事業發展。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秘書處三級主任科員劉宗順在本次會議中介紹了關工委的家庭教育指導情況,充分發揮廣大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離退休老同志獨特優勢,通過開展主題活動、進行家庭教育宣講、創設家庭教育項目、成立高校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舉辦家庭教育發展論壇等,加強家庭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為推動我國家庭教育事業發展做出重要努力。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2704/output_1.jpgoutput_1

中國關工委辦公室秘書處三級主任科員劉宗順做主題發言

學校是家庭教育指導的主陣地。清華大學副研究員、清華大學幼兒園副園長晏紅基于家園共育的實踐探索,通過布朗芬布倫納的生態系統理論分析家園關系現狀,提出思考家園共育質量的影響因素和提高家園共育質量所需要的社會支持。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518/output_1.jpgoutput_1

清華大學副研究員、清華大學幼兒園副園長晏紅做主題發言

未來學校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研究合作高級主管陳麗麗分享了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下的未來學校新型家庭教育探索成果,旨在滿足家長和兒童需求,全方位支持家-校-社協同發展創新,構建全員育人新生態,實現未來人才學習能力培養的育人目標。

陳麗麗

未來學校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研究合作高級主管陳麗麗做主題發言

建構多樣化、高質量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需要發揮社會力量,整合各界資源。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副總經理應光介紹了新東方作為社會力量在全國各地積極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探索,介紹協作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具體做法和基于實踐的思考。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441/output_1.jpgoutput_1

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副總經理應光做主題發言

托幼和養老問題得到持續和深入聚焦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家庭養育矛盾日益凸顯,群眾關于生養經濟成本高、無人照看、影響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后顧之憂,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中央民族大學楊菊華教授基于基于供給-需求理論,認為在新的歷史方位,育兒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非理性提升,社會生活節奏非理性加快,隔代照料難度加大等,推動了已經坍塌的托育服務體系開始再度登場。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3818/output_1.jpgoutput_1

中央民族大學楊菊華教授做主題發言

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需求滿足離不開家庭養老。南京師范大學王佩副教授結合即將出版的《家庭中的老年照顧》一書,提出當前社會化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遠遠不能滿足巨大的養老需求,如何結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對老年人的居住環境設計、飲食照顧、日常起居照顧、心理照顧、康復照顧、常見老年疾病護理,以及日常急救等知識急需普及。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406/output_1.jpgoutput_1

南京師范大學王佩副教授做主題發言

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張斐博士認為,在我國即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的背景下,社會化養老的嚴重不足、家庭養老的天然優勢與中國幾千年的養老文化,共同推動著家庭養老的回歸與重塑。面對家庭養老功能的持續弱化,政府應及時出臺政策,加大對家庭養老的支持力度,構建一個穩定的養老保障家庭支持政策體系,夯實我國的養老基礎。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53847/output_1.jpgoutput_1

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張斐博士做主題發言

多視角分析家庭問題并貢獻跨學科智慧

學者們結合傳統文化、性別視角、新冠疫情等議題,從不同維度提出家庭建設的方案和路徑。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于光君副教授分析儒家“家國同構”的理想圖式,認為儒家的“齊家”之道為新時代家庭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價值的文化資源,新時代家庭文明建設要對儒家的“齊家”之道進行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融入以男女平等為核心的先進性別文化。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4523/output_1.jpgoutput_1

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于光君副教授做主題發言

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學院郝彩虹博士以西北Z縣YHQ鎮的田野調查資料為基礎,梳理了西北鄉村監護不足型兒童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深入分析了西北鄉村的性別文化在監護不足型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形成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機制。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4439/output_1.jpgoutput_1

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學院郝彩虹博士做主題發言

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講師應莉分享了生命視角的家庭舞動教育,提出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運用舞動的不同功能,發揮其特有優勢,使其成為終身教育的一種途徑。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44332/output_1.jpgoutput_1

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講師應莉做主題發言

自由培訓講師金鉉春結合其即將出版的《家庭情緒管理》一書,提出家庭情緒氛圍對家庭關系的重要影響,人的情緒狀態往往是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外在表現,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營造出良好的家庭環境。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1150045/output_1.jpgoutput_1

自由培訓講師金鉉春做主題發言

中華女子學院家庭建設研究院陳朋博士提出,在后疫情時代,要完善家庭政策體系、明確家庭工作的管理體制、推動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為家庭防線的構筑提供專業保障。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45327/output_1.jpgoutput_1

中華女子學院家庭建設研究院陳朋博士做主題發言

會中和會后,與會人員就新時代家庭觀、基層社會治理、家庭學科理論建構、家庭教育指導、托幼養老等相關問題與發言嘉賓進行了交流和互動。

C:/Users/327/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01222145018/output_1.jpgoutput_1

參會人員與發言嘉賓現場互動交流

隨著中華女子學院家庭學本科專業申報工作的推進,自2015年開始舉辦的五屆中國家庭學科研討會有了實質性突破,逐步探索和建構出適合新時代發展的家庭領域的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為我國當前家庭建設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