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剛剛獲得國務院扶貧辦征集展示展播活動視頻類全國唯一特等獎的微電影《珙桐花開》在我校舉行了放映式,影片中故事主角原型陳勁松、阿西日固等主創人員到校進行交流。院長劉利群、黨委副書記趙浩出席《珙桐花開》放映式并進行了交流。

《珙桐花開》故事里的6位主創人員來自四川馬邊彝族自治縣桐華學校。由中紀委扶貧干部,縣委副書記、副縣長陳勁松帶隊,成員包括馬邊桐華學校重返校園的大齡低年級彝族學生代表阿西日固、阿落日娘、立古曲子、烏爾金羅和教師王婉妮。

放映式上,劉利群院長代表學校向來賓贈送了“愛心禮包”,學生代表向來賓贈送了“珙桐花開”字幅。

陳勁松在致辭中表示,這次受全國婦聯領導和學院的邀請來校交流,帶領重返校園的彝族女孩子們來到女院,感到非常高興,有回到家一樣地親切而激動。中華女子學院是培養優秀女性人才和婦女干部的高等學府,相信孩子們在女院的所見所聞所感,會在她們心里播下求知和感恩的種子,并將分享和傳遞給大山深處更多的彝族兄弟姐妹和同學們,激勵他們心懷夢想、奮發學習。
陳勁松特別感謝全國婦聯領導和學校領導對馬邊彝族自治縣孩子們的關愛。他表示,扶貧路上從來不是孤軍奮戰,教育扶貧取得的每一點成績無不凝聚著全國婦聯、當地婦聯和學院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扶。他期待婦聯及學院能夠給予馬邊女性教育和婦女兒童工作更多的支持,用志愿精神點亮小涼山彝族女孩子們的希望,助力她們實現夢想。

劉利群在致辭中指出,今天的活動是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四自”精神弘揚課和勵志奮進精神課。她高度贊揚陳勁松副書記堅守扶貧掛職一線,為失學女童重返校園所做的杰出貢獻,親切勉勵彝族女生們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努力成長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梁之才。
劉利群表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全國婦聯一直積極致力于促進失學女童重返校園,作為一所全國婦聯直屬高校,中華女子學院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婦聯黨組的指示精神,通過在馬邊彝族自治縣建立教學實踐基地、捐建圖書室、派遣師生支教服務等多種形式,助力馬邊彝族自治縣的孩子們實現夢想。
劉利群用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所指出的“在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作為寄語送給在座師生,希望大家牢記總書記囑托,勤奮學習,用拼搏奮斗成就精彩人生。

趙浩在致辭中介紹了中華女子學院為女生營造全面發展的良好氛圍、創造更多展示和鍛煉的機會、助力女生全面成才成長的辦學特色。她表示,促進教育發展,特別是為女性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教育機會,是學院與馬邊桐華學校共同的神圣責任和光榮使命。她表示,女院師生愿意和馬邊彝族自治縣的領導、師生一起,為維護適齡女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為推動性別平等,建設一個婦女免于被歧視的世界和一個包容發展的社會,付出更大努力。

師生代表一同觀看了獲獎微電影《珙桐花開》。影片取材于馬邊偏遠地區的大齡低年級學生群體,以寫實手法還原了“桐華班”開辦的真實場景,記錄了在令世人矚目的中國脫貧攻堅戰中,扶貧干部扶貧先扶智,充分發揮教育在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作用,決不落下一個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堅定決心和實際行動;記錄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女童,沖破傳統觀念束縛,努力追趕同齡人,大膽追逐求學夢想的真實經歷。

觀影后,獲獎影片學生代表阿落日娘分享了她由于家境貧困輟學,在陳勁松副書記等領導的幫助下重返校園的故事,由于難掩激動之情,她的講話幾度淚流滿面,令臺下師生深受感染和觸動。

我校學生代表來自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的學生王學穎講述了自己通過刻苦學習考入中華女子學院的經歷,她認為只有學習才是改變命運最好的方法,“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四自”精神和女院獨特的文化氣質使她變得更加自信、勇敢和堅強。
放映式結束后,《珙桐花開》獲獎師生一行參觀校園并進行了特色課程體驗活動。

▲在女性藝術研究室,體驗藝術學院手工藝課程

▲在主樓合唱廳,旁聽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合唱課程

▲參觀中國女性圖書館
學校辦公室、宣傳部、教務處、學生工作部(處)、文化傳播學院等相關職能部門、院系負責人、部分學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