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時政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教師前往湖北省婦聯調研女性社會組織發展狀況

發布部門:婦女發展 發布時間:2019-11-18

11月14日至16日,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教師一行9人前往湖北省婦聯進行以“婦女社會組織發展現狀”為主題的調研。本次調研以參訪和座談為主,先后對湖北省婦女兒童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武漢市婦女干部學校、武漢市巾幗園進行了參觀調研,并針對湖北省婦聯開展工作的模式、婦女社會組織的孵化與成長、“公益木蘭”項目以及巾幗園的發展情況舉行了座談。

通過對湖北省婦女兒童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的參觀和了解,調研團更加直觀地認識了該中心作為婦女社會組織的孵化器,承擔的工作內容、采用的工作模式以及取得的工作成效。該中心于2015年11月9日設立,內設綜合部、項目部和培訓部,主要工作任務是培育服務于婦女、兒童和家庭的公益類社會組織;設計、研發符合婦女、兒童和家庭需求的公益項目,提供專業化公益服務。湖北省婦聯拍攝制作的“抓改改革機遇 勇擔歷史使命——湖北省婦聯組織轉型的探索與實踐”宣傳片,體現出湖北省婦聯在婦女工作方面的超前性和創新性。

25de401ab2ca4346e057fd916093967_副本.jpg

湖北省婦聯二級巡視員申軍青圍繞婦聯工作基本內涵、主要工作、初步成效三個維度,做了題為“推行3341工作模式 深化婦聯組織改革”的介紹,3341模式即湖北省婦聯工作中的三個轉變、三個優勢、四化同步、一支力量模式。其中,三個轉變為工作理念、方式、模式都要轉變。三大優勢為“聯”、“合”、“特”,形成合力,借勢借力形成巨變,尤其是“特”為婦聯獨有的職能,從以前服從服務性的工作,轉變為有特點、有特色,同時做好家庭工作。四個同步包括職能工作目標化、目標工作實事化、實事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社會化。從而優化服務供給內容,創新服務供給方式,加強對社會組織的聯系和服務,匯聚服務供給力量,形成一股服務力量。在這一工作模式的推動下,湖北省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機制、搭建了一個社會化服務平臺、實施了一批公益服務項目、培育了一批社會組織、聚合了一批社會資源、建設了一支專業化的隊伍。申軍青還介紹了2019年“公益木蘭”重點推進的項目,包括:“萬家無暴”、“媽媽回家”、守護花開”、“家長學堂”等。

e553c6c84e8452e18b127fbcda07287_副本.jpg

湖北省婦女干部學校社會工作部主任朱本林、湖北省婦女兒童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主任劉宏文、武漢市武昌區樂仁樂助工藝發展與社會創新中心負責人錢琦分別從自身工作出發介紹了婦女社會組織在湖北的發展情況以及在培育孵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座談會上還討論了公益項目從輸血項目怎么變成造血項目?社會組織能不能轉成社會企業?群團改革后,婦女兒童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婦女兒童基金會等直屬機構的發展以及對婦女社會組織的影響等問題。本次座談會由湖北省婦女兒童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主任劉宏文主持。

通過對武漢市婦女干部學校和巾幗園的參觀調研,調研團了解到婦女社會組織在幫助婦女就業創業、促進婦女全面發展中的角色與作用。調研團一行尤其對火鳳凰?武漢女性云創空間印象深刻,這是武漢市首家專為女性創業者打造的創業孵化基地,位于武漢婦女干部學校(婦女創業中心)。武漢市婦聯攜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武漢火鳳凰云計算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武漢巾幗園,為女性就業、創業、樂業提供一條龍服務。線下可容納40個企業同時入住,線上可無限量滿足創業女性的入孵需求。

2eb4d1182277f6d4992ccaf3ffd92a7_副本.jpg

調研團一行在參觀結束后與湖北省婦聯、武漢市婦聯以及巾幗園的企業代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由武漢市婦聯副主席池源主持。武漢市婦女干部學校副校長李素文介紹了巾幗園的企業入駐和業務發展情況,武漢市手工創意聯盟會長梅祥鴻、合一女子學院負責人崔納、武漢市暨江漢區巾幗家政示范實訓基地負責人李誠、火鳳凰?武漢女性云創空間負責人周娟娥、巾幗平安家園負責人曾丹相繼對目前所負責的項目及業務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認為目前巾幗園工作的開展已經取得了諸多成效,除了解決了部分婦女就業問題,還為眾多婦女更高層次的學習提供了環境和技術支持。

此次調研也讓我們發現,女性社會組織發展在當地還面臨著一些困難:一是整體的社會環境與沿海地區還是有差距,中部的社會組織還是比較小、比較弱,在社會組織求生存的階段還需要更多的實質性的支持。交流中,大家認為,政府也可以從政策等方面加強對女性社會組織的支持和引領作用。二是就項目本身來說,項目的產品還不多,還需要進一步推廣。三是婦聯對社會組織的引領方式方法還不足,婦聯本身在引領上對相關專業知識培訓的需求很大。

在交流中,女性學系主任魏開瓊也介紹了本系的基本情況以及未來的工作重點,感謝省婦聯提供這樣的機會,讓女性學系教師團隊對基層婦聯的建設、婦女社會組織的發展以及婦女兒童工作的開展有了更清楚的認知,為課程和科研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借鑒。女性學系教師調研團隊認為,湖北省婦聯在工作機制創新上已經提前邁開了一大步,尤其在群團改革前后,省婦聯對黨中央相關文件精神有深入的領會,并做到了真正貫徹執行,是我們大家應該學習的榜樣。通過對婦兒社會組織以及巾幗園的參觀,也讓調研團一行親眼看到省婦聯和市婦聯在服務婦女群眾上,以項目作抓手,真正切實有效地在服務婦女發展、引領女性社會組織上取得的成效。并希望未來能在學生實踐、教師科學研究、滿足培訓需求等領域有更為深入的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