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人才培養

當前位置: 首頁 > 人才培養 > 正文

扎實有序,深度融合!女院師生暑期兒童關愛活動豐富多彩

發布部門: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2-08-16

截止8月13日,中華女子學院“樹新風 促振興”暑期涼山州社會實踐服務團師生已經在涼山州布拖縣和喜德深入開展關愛服務活動8天。實踐團和當地孩子們的認識不斷加深、情感不斷融合,教學實踐活動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以講授加互動為主,實踐團隊的各位小老師帶領孩子們學習科普知識,了解紅色歷史,探尋語言文字之美,進行心理、衛生安全教育,在寓教于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趣味課堂 快樂學習

在龍潭鎮,實踐小分隊隊員們以“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為主題組織開展了寫生活動。大自然仿佛真的有一種魔力,能讓孩子們自然而然的釋放自己,他們不僅感受到了自然與建筑的融合之美,也從自己的畫筆之下感受到了自我所蘊含的強大能量。

孩子們畫出的作品色彩明亮、樹木繁盛、人物鮮明,一支支畫筆勾勒出的不僅僅是家鄉和學校的建筑物,更是一顆顆對家鄉這片土地的熱愛之心,對熟悉的校園的熱愛之心。

IMG_258IMG_259IMG_260

彝欣社區實踐團成員們為孩子們帶來了“靜電小游戲”“會爬升的水”“紙巾彩虹橋”等科普小實驗。通過參與實驗,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對科學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為他們種下“科學”的火種。團隊還向孩子們介紹“衛星”,帶領他們領略祖國的科技力量,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針對層出不窮的網絡詐騙,成員們還為孩子們帶來網絡安全課,給孩子們介紹了電信詐騙的危害,并請孩子們一起推進“全民反詐”。

IMG_261IMG_262

動手來實踐,文化植心中。龍潭鎮實踐團成員帶領孩子們學習臉譜知識,了解扎染的歷史、圖案特點以及制作方法,在親手制作臉譜、扎染活動中,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激發文化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形式多樣的美育課堂,使同學們在感受美的同時,激發對美的事物的關注和喜愛,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有意識地保護、繼承它,并從傳統藝術中吸取營養,進行再創造。

IMG_263IMG_264IMG_265IMG_266

貨幣進課堂,勤勞心中駐。龍潭鎮隊員們依托專業優勢,設計引進兒童財商教育系列課程,帶領大家探索貨幣的來源,培養同學們對貨幣的敏感度。課程給孩子們傳遞了正確的金錢觀,使他們懂得金錢來之不易,勤勞正直是獲得報酬的正確道路,合理理財記賬的觀念得到增強,體會到了“習總書記卡沙沙,精準扶貧瓦吉瓦”的深刻內涵。

IMG_267IMG_268

科學無處不在,文化魅力無限。中壩社區的小分隊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考慮到孩子們的需求和興趣所在,設計了多種多樣的實踐課程。在“趣味物理實驗課”上,帶領孩子們走進物理、了解物理;在英語課上,用英語演唱《身體部位歌》,將英語教學融入歌曲和互動,讓孩子們記憶深刻,趣味無窮;在“夢想助力課”上,實踐隊成員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向孩子們傳授自己的經驗,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的理想,為理想插上飛翔的翅膀;還有多彩的“京劇課”,科普京劇小常識,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IMG_269IMG_270

性別教育 健康成長

性別教育對每個孩子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越早培養越好,良好的性別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確的性別觀念以及自我保護和防范意識,健康快樂的成長。

石門社區的隊員們運用丁丁豆豆兒童性別意識教育桌游作為課堂引入,通過桌游卡片提醒孩子們警惕不法侵害,同時指導他們如何自我保護。通過提問有關男女性格、行為方式、色彩喜好等方面的不同,讓孩子們了解性別刻板印象,積極引導孩子們自由尋找性別發展的可能性。在由二年級到六年級組成的班級中,隊員針對班級中女孩子青春期可能面臨的身體發育問題進行科學講解,引導孩子們正確認識青春期的相關現象。

IMG_271IMG_272

針對小孩子們在“性別教育”上沒有深刻的認識,家長對孩子們了解“性”的思想上還比較含蓄,彝欣社區的實踐團隊通過身體部位紅綠燈,保護身體口訣歌,“四不”口訣等方式,旨在讓孩子們了解身體的私密部位,正確識別男女生的私密部位,懂得保護自己的私密部位,增強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IMG_273IMG_274

火覺莫社區的隊員們則通過簡單的小故事教導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們“做自己身體的主人”,學會保護自己,同時要勇于打破性別的刻板印象,追尋自己的夢想。

龍潭鎮的隊員們為大家科普了預防艾滋病小知識,幫助孩子們從多個方面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通過學習,學會理解、尊重和關心艾滋病病人,踴躍參加艾滋病防治活動,提高國民認識,促進全員參與。

IMG_275IMG_276

推廣普通話 我是中國娃

涼山州是彝族聚居區,彝語使用范圍廣,一些居住于山區的人們甚至不會講普通話,因此推廣普通話顯得尤為重要。秉持著“學普用普推普”的指導思想,實踐團隊在火覺莫社區為小朋友們上了一節生動的普通話課。學習發音技巧,練習發音規律,通過情景創設,讓孩子們能夠身臨其境的聯系,學會勇敢表達。望借助此課程,在推普用普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自己與國家、親人、朋友之間的深刻情感,成為一個敢于抒發、勇于表達的有心人。

IMG_277IMG_278

在龍潭鎮,普通話課程也走進了不同年級的課堂。在二、三年級的課堂上,實踐團成員首先通過“雨點變奏曲”的小游戲讓小朋友們迅速地進入學習普通話的狀態。之后又通過簡單的口部操教學,讓孩子們真實地感受唇舌發力,并帶領同學們學習有節奏的繞口令與四季有關的古詩詞等,進一步幫助孩子們開口朗誦,并且結合手部動作,便于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詩歌內容和朗讀節奏。

在四、五年級的課堂上。實踐團成員通過趣味口部操引入普通話教學,在練習、掌握發音技巧后,帶領同學們朗誦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引導同學們在激昂的詩歌中激發對祖國的熱愛與崇敬,感受我與祖國心連心。為鼓勵同學們更好、更勇敢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借助“擊鼓傳花”地小游戲,來幫助同學們勇敢發聲、傳遞情感。課堂在“一封家書”的活動中圓滿結束。

IMG_279IMG_280

語言的美同樣在于實現人與人心靈的溝通,感情的傳遞。在彝欣社區實踐團成員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從發音方式、朗誦技巧、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營造學普用普的氛圍,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學習普通話的積極性。現場互動積極,孩子們的熱烈參與,足以看出他們對普通話學習的興趣濃厚。

IMG_281IMG_282

豐富多彩的授課內容,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深受孩子們歡迎,實踐團的隊員們也收獲了難以忘懷的一個夏天,在日記中留下了真摯的話語:“希望這群孩子們能一直熱愛知識,希望他們永遠向往詩和遠方,希望他們的眼里永遠有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