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立德樹人,推進全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2020年12月24日思政部聯合法學院召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專題學習會暨統籌全校課程思政研討會。學校黨委書記李明舜、副院長周應江出席會議。

李明舜書記在會上講話
會上,李明舜書記強調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依法治國、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行動指南,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并全面貫徹執行,要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納入我校的育人體系。法學專業的師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既是政治學習又是專業學習。作為政治學習,我們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首先是解決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問題。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是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時代實現更大發展的思想旗幟,我們必須立足于真信真學、真學真信。作為業務學習,我們要增強理論使命和學術責任,積極對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行學理性闡釋,要努力增強專業能力,讓習近平法治思想,讓習近平總書記的法治話語走進教材、走進課堂、走進師生的心中。為此,思政部和法學院在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我校育人體系的過程中要發揮各自的作用。思政部不僅要統籌全校的思政課程,還要在發揮統籌引領課程思政方面主動作為、敢于作為、善于作為。法學院教師要在思政課程的統領之下,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專業課程,用專業語言、學術的語言完成課程思政的要求。要讓學生“學而信”,教師首先必須“信而教”。我們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我校育人體系作為統籌推進我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切入點、著力點,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我們要讓包含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內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底色,把大學生教育成為篤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對于思政部統籌各院系的課程思政,李明舜提出兩點舉措:一是思政部每學期都要與各院系共同召開課程思政研討會,聯系該院系的黨委常委和分管思政部的黨委常委也要參加并以此落實“一崗雙責”;二是思政部和各院系要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定期舉行師生交流會,思政課老師和專業老師都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出發進行專業的交流分享,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隨后法學院教師重點談了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心得體會。林建軍教授代表法學院重點發言,講解對習近平法治思想核心內容“十一個堅持”的學習體會。關于育人方面,她認為首先高校是培養全面依法治國人才的第一陣地,在全面依法治國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地位,必須做好高校法學教育。作為從事法治人才培養的高校教師,要培養學生學出堅定的法治認同和信仰、學出寬廣的專業格局視野、學出過硬的法學專業素質,前提是教師首先有足夠的功力業力,自身要不斷提高政治素質,不斷提升教學、科研功力,提高服務社會、實踐能力。學校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重視對教師法學素養的培養,全員育人。其次是我校作為全國婦聯直屬高校培養的法治人才應立足于服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事業,為此應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產出服務于中國婦女兒童事業的法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等。特別是在婦女法學領域加強相應的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等建設。我們應該也有可能在這方面有所作為。法學院但淑華副教授與大家分享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10個標志性成果;黃晶老師和朱曉飛老師從《民法》和《憲法》的課程角度對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行解讀。
兩個部門教師結合自己的課程暢談了合作的構想。王濤教授代表思政部表態,非常高興參加各院系課程思政建設,充分發揮思政部在各院系教工黨支部教師的聯系作用,希望思政部與法學院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方面相互支持。思政部王歡教授提出加強兩個系部教師的合作,共同開發思政課程;李云霞副教授提出要圍繞社會熱點從多學科進行解讀,講好思政課。法學院副院長邢紅枚進行總結,她代表法學院表示按照學校黨委的領導、部署與統籌,堅持與思政部同向同行,積極開展合作,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第一、二課堂。
通過本次會議學習,思政部和法學院教師深化了對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認識,領會了學校統籌推進課程思政的工作部署,明確了各部門的定位、職責、任務,為下一步開展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建設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