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實踐教學全過程,7月1日,婦女發展學院聯合校團委組織學生前往延慶區柳溝村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此次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 踐行時代使命”為主題,通過實地參觀、現場教學、互動體驗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思踐悟,在行走中感受家國情懷。
緬懷巾幗英雄,傳承紅色基因
在柳溝村的北西路旁矗立著一座刻有“巾幗先烈永世銘記”字樣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在革命時期犧牲的當地兩位女黨員賈桂珍、韓桂芝。在巾幗英雄紀念碑前,全體師生聆聽延慶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現場教學,感悟革命戰爭年代女性堅貞不屈、舍生忘死的偉大精神。同學們肅立默哀,向革命先烈敬獻鮮花。紀念碑上鐫刻著巾幗英雄的光輝事跡,見證了她們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奮斗的壯麗篇章。當天正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年紀念日,黨員同學們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的宣誓聲在紀念碑前久久回蕩。
這座紀念碑不僅是對巾幗英雄的紀念,更是對后人的精神激勵。通過現場教學,同學們深刻理解了婦女在革命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貢獻,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走進村史博物館,感悟發展力量
在柳溝村博物館,同學們認真觀看了反映村莊發展歷程的珍貴圖片和實物展品。從貧困落后的山村到鄉村振興示范村,柳溝村的華麗蝶變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農村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
博物館內展示的傳統農具、生活用品和歷史照片,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婦女在家庭建設、農業生產、文化傳承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博物館內的傳統服飾、農具和歷史照片等展品,生動地再現了柳溝村婦女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場景和奮斗歷程。
通過實地考察,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時代婦女的歷史使命,認識到投身鄉村振興既是時代要求,也是青年擔當。
體驗鄉村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在柳溝村,同學們實地了解北京市鄉村振興“百千工程”建設成效,走進旱船博物館了解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參觀奧萊鄉村街區建設風貌,與當地村民深入交流,了解傳統手工藝制作,感受濃郁的鄉村文化氣息。村民們介紹了婦女在發展鄉村旅游、傳承民俗文化、增加家庭收入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小小豆腐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村民們的智慧創造。同學們通過親身體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增強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以實踐促成長,彰顯育人成效
此次實踐教學活動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把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相結合,實現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的有機融合。學生們在實踐中感受到了思想的洗禮和精神的升華。學校將繼續創新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模式,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服務國家、服務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為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