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王永欽)盛夏的紅山文化發源地赤峰,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赤峰市婦聯迎來了非洲和北美洲9個國家的21名留學生,這些來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是在中華女子學院讀碩士的學生,她們的悄然到來,讓這個離首都北京很近的內蒙古新城,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色彩。
赤峰市婦聯組織部部長周學軍用PPT介紹說:“我們每個村都有一個婦女之家,有一塊牌子,有各種娛樂設施,經常搞一些大家喜聞樂見的活動。這是拿白菜、玉米、動物骨關節當道具做游戲,大家玩得特別開心。活動主角全是女的,男的是觀眾、是服務人員。這名演雙簧的婦女起初參加活動丈夫不同意,后來因為演的好,從村里一直演到了縣里,丈夫很驕傲,逢人就說:臺上那個是我媳婦!我們想方設法給婦女提供平臺和機會,讓她們在參與中長見識。”
圖文并茂的介紹,讓這些來自非洲的學生們眼界大開,毛里求斯的LEGRIS-GREGOIRE,MARIE PRISCILLA DESIREE MYRELLA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用動物的骨關節當道具,在我們國家也有,社區也經常搞活動,讓婦女有歸屬感,但活動通常是有項目支持,才會有可持續性。你們沒有項目支持,是怎么吸引婦女參與的?”
周學軍解釋到:“我們沒有學習社工方法前,就是一個一個的找人,和你們一樣。后來我們就是培養、培訓婦女骨干,她們知道婦女需要什么,有組織協調能力和影響力,說話管用,我們教會她婦女工作方法,10個骨干就能組織10個活動,10個活動就能組織一場比賽或者運動會了。”
松山區鐵東街道辦事處香格里拉社區建立了占地800多平方米的“赤峰市婦女兒童社會組織孵化基地”。設置有組織孵化、女性沙龍、技能培訓、心理咨詢等,已孵化、入住社會組織28家,為社區居民提供家政服務、婚姻家庭咨詢、家庭教育、婦女手工制作等方面的服務。這些來自異域他鄉的學生們對該社區組織的書法、國畫、旗袍等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熱情地與旗袍模特隊扭起了扇子舞,饒有興趣地學做起了扎染 。
“沒想到整個村子這么漂亮,沿路的村民家家戶戶搞旅游,而且絕大多數從業者是婦女,讓我感到很震撼,很受鼓舞。這里的婦女參與經濟建設,可以自主地做事情,自己說了算,不用依賴男人,實現了真正的獨立。我們國家婦女在經濟社會生活中婦女的參與度比較低,我會把看到的經驗帶回去。”來自南蘇丹的記者MATIP, SUZANA BENI PAULINO告訴記者。 喀喇沁旗西橋鎮雷營子村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近幾年大力發展旅游業,全村有22戶搞農家樂。女老板楊鳳梅笑著說:“這幾天是旺季,我還雇的三四個人幫忙,最高時一天收入6000塊錢。農家樂的事我說了算,我們村里女人管錢、男人剝蔥的場景很常見。”翻譯把這句話說給這些非洲女孩兒時,大家瞬間被逗樂了。
在花山社區,聽完支部書記陳燕芬的工作介紹后,一個學生問到:“你們的4點半課堂收費嗎?志愿者如何管理?女性的‘四自’怎樣才能實現?給家庭服務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么?”陳燕芬書記一一作答。毛里求斯的公務員LEGRIS-GREGOIRE,MARIE PRISCILLA DESIREE MYRELLA對記者說:“和其他國家的社區相比,這里的志愿者更愿意幫助別人,做了很多事,針對婦女兒童的社區活動也非常頻繁,政府關注婦女兒童的力度很大。我是第一次來中國,非常高興和榮幸能了解到中國最基層的社區是如何工作的。”
在赤峰市昭烏達婦女可持續發展協會,秘書長霍桂林介紹了通過小額信貸幫助貧困婦女發家致富的運營模式。截止到2016年底,協會累計發放各類小額信貸4億元。留學生們對于貸款利息、還款周期等問題進行了詳細了解。來自埃塞俄比亞的BELACHEW,MAHEDERE BEYENE說:“中國人、內蒙古人非常熱情友好,她們過著安逸的生活。這幾天所看到的、聽到的對我非常有用,我會把這些好的經驗帶回我們國家。”
據中華女子學院副院長劉夢介紹,這批留學生是國家商務部援助發展中國家學歷學位教育項目——女性領導力與社會發展社會專業碩士。該項目由中華女子學院承辦,2016年,中華女子學院與赤峰市婦聯簽署了合作協議,把赤峰市作為中華女子學院校外社會實踐基地。近年來,赤峰市婦女兒童工作的亮點很多,工作做的非常扎實、接地氣,對基層婦女的凝聚力很強,有一套創新的、獨特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守門人”行動被評為全國十大創新案例、小額信貸闖出了“赤峰模式”,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因此才把此次活動放到了赤峰這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
赤峰市婦聯主席袁文英說:“此次國家商務部援助發展中國家學歷學位教育項目,是將‘一帶一路’戰略與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球婦女峰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的體現,也是履行中國支持發展中國家多個婦女發展項目承諾的體現。來赤峰既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一次對婦女工作的檢閱,但我們不怕看,因為工作就在那兒擺著,竭盡全力講好赤峰婦女故事。相信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一定會增進中國婦女與各國婦女的友好往來,推動赤峰市婦女發展對外交流與交往,提高赤峰市婦聯與中華女子學院的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