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女处流血视频,最新免费电视剧在线播放_国语版中文版

女院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女院要聞 > 正文

“踐行四力,與時代同行”:文化傳播中的巾幗力量——中華女子學院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學習分享會成功舉辦

發布部門: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2-01-16

2022年1月10日上午,“踐行四力,與時代同行”:文化傳播中的巾幗力量——中華女子學院2021“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學習分享會在云端舉行。中華女子學院校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主持人劉利群教授、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書記、博士生導師曾祥敏教授、中華女子學院教務處長侯典牧教授出席會議。本次會議由文化傳播學院院長臧海群教授主持,文化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全體師生在線上參與了分享會。

此次分享會在新文科建設的大背景下,以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師生對《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課程學習感受的分享為主,展現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如何理解將理論與實踐融合,踐行四力,與時代同行,在文化傳播中貢獻巾幗力量這一主題。

9a12b082a59ef1f704cb5ab8314f2564

中華女子學院校長劉利群教授表示,《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是教育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新聞輿論工作、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是以案例教學的方式創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生動教學實踐。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長吳巖所指出的:“這是一門最生動的國情大課、最有溫度的思政大課、最高水平的專業大課,還是最有實踐力的‘中國金課’。”《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課程2020起年在中華女子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四個年級同步開設,課程計4個學分,128學時。2021年起,又作為專業基礎課納入新版人才培養方案。

26bb87c69cc4e7f39b919dc1dc339850

劉利群院長感謝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中國傳媒大學特別是高曉虹主任、學部長的大力支持,使得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的學生有機會與全國719所高校的新聞學子同步向優秀的一線記者學習。對于中華女子學院的學生如何開展《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的學習,劉利群指出:一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為指導,努力做到踐行四力,與時代同行;二是中華女子學院的學生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踐行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并努力做到將兩者有機結合;三是任課老師要不斷探索與創新該課程的教學方法,努力將該課程打造成彰顯女院特色、培養女性人才的金課。

分享會正式開始后,中國傳媒大學曾祥敏教授對于《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主題及意義進行發言。曾教授表示,《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在中宣部與教育部的推廣下,由高教司新聞局直接指導,教職委牽頭,由各新聞單位協同,各新聞院校共同參與,是教育部新文科建設的重要抓手。新文科建設是文理融合,是將理論與實踐充分融合。《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將高校理論學術與業界的實踐充分結合,打通學界與業界的橋梁。新聞傳播學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去總結經驗提煉規律,升華為理論。而在如今媒體融合的時代,高校新聞傳播教育更加不能脫離實踐,閉門造車。《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邀請一線的新聞記者來講授課程,也是活化立德樹人,課程思政的一種創新模式。要使學生將學術論文創作扎根于中國大地,錘煉踐行四力,與時代同行,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服務于國家大局。

cf5a91d4bb101a58b61c9c5a6df4b588

中華女子學院教務處長侯典牧表示,《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課程2020起年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每個年級同步開設。2021年起,作為專業基礎課納入新版人才培養方案,響應教育部號召,培養一批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讓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工作者。希望同學們將此要求落實到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中。

620d0904c42d6c69c327e930f0b5db5f

2018級 湯雙澤 對《四力張揚——腳下有泥,心中有光,筆下有神》的學習感悟

0adf15adccf597cca18f4032a4222d17

2018級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湯雙澤分享的是新華社國內部主任趙承老師講述的課程《四力張揚——腳下有泥,心中有光,筆下有神》。

在分享中,湯雙澤提到作為一名即將踏入新聞行業的“準媒體人”,要切實貫徹腳力 ——“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增強眼力—— 提高政治鑒別能力,堅持“黨媒姓黨”;提升腦力——時時思索,實現從認知到感悟的升華;提高筆力——落實在寫作和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方面。

作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她強調,在今后的學習和就業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地發揮專業特有的優勢,學以致用,成為高技術力、高素質的新聞人。

2018級 尚玉嬌 對《大時代需要大文章 大文章需要新聞人的大格局》課程的心得體會

f50ab3dce98200d3c04736360a862027

IMG_267

2018級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尚玉嬌分享的是新華社國內部副主任張旭東老師講述的《重大報道的時代之問 大時代需要大文章》課程的心得體會。

尚玉嬌以《大時代需要大文章 大文章需要新聞人的大格局》為題,提到在探索如何實事求是地踐行“四力”的過程中,張旭東老師帶給她的啟發是堅持讀書和寫作。她認為新聞學子唯有站在歷史的大視域中,用胸懷天下的大情懷,通過不斷的讀書和寫作,才能從根上為我們的“四力”打好基礎。

“君子終日乾乾,夕若惕”的人生態度,始終胸懷人民,想群眾所想、念群眾所念是新聞人的追求。“我手寫我心而知行合一”是尚玉嬌同學的心聲,正如張旭東老師在課程中所講,大時代需要大文章,新聞人,應承擔起書寫歷史的光榮使命,讓自己靈魂有溫度、有正義感才能做出精品的新聞報道。

2019級 陳康寧 踐行四力,與時代同行——專業學習和實踐中的收獲

3725a75e67a595d90318fc9f90ad4837

陳康寧同學提到,記者侯雪靜一次次回訪脫貧山村的經歷讓她記憶猶新,意識到身為記者,僅僅追求真相遠遠不夠,還要有一顆為人民著想、為人民發聲的赤誠的心。

陳康寧表示自己通過不斷學習記者前輩們優秀的新聞作品,勇于參與實踐,進而在選題策劃和寫作中引發受眾的共鳴,這樣的經歷讓自己對如何踐行“四力”有了一個更準確的概念。

陳康寧還表示新聞傳播大講堂課程是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習和實踐的一個延伸和總結。用腳丈量大地,用眼洞察天下、用腦深入思考、用筆書寫時代的動力,這一切都堅定了自己成為一個對學校、對社會、對國家的有用之人的理想信念。

IMG_2702019級 樊依鳴 使命與專業、青春與祖國——《共產黨》月刊整理的實踐感悟

30de03a0a3beba8dafdea4e8df4ae301

樊依鳴同學分享了她整理《共產黨》月刊的實踐感悟。在建黨百年之際,樊依鳴同學所在的班級2019級網絡與新媒體專業1班,通過整理中共第一個黨刊——《共產黨》月刊這一創新形式,加強自己對黨、對國家的歷史命運的深刻認識,更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身為一名新聞人所應肩負的責任。

樊依鳴同學提到,在新聞傳播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學習的姿態,培養自己的人文思想能力、內容創作能力、融會貫通能力,在長期自主學習中成長。作為新聞領域的新生力量,她強調自己將持續踐行“四力”,用專業知識服務人民和國家。

2020級 文悅茜 對《“懸崖村”扶貧紀事》主題報道的學習感悟

801b51ec21099e42f2b308633725e086

文悅茜同學提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朱興建老師的講課內容讓她印象深刻,意識到報道堅決不能嘩眾取寵,而一份精品報道可以給國家的大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如同懸崖村的報道一樣,它在某種意義上為國家提供了一個可復制的脫貧攻堅的辦法,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顯然,這正是我們新聞人全心全意做好新聞報道的價值內核所在。

她希望在未來,自己能夠將“四力”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學校的帶領下,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媒體人。

2020級 楊紫鈺 在重大主題報道中學習“四力”

35d4aa15a5ec1dad2af6275e998014de

楊紫鈺同學分享了人民日報記者張煒老師所講的《重大主題報道的守正與創新——“新思想從實踐中產生”系列報道體會》課程學習感悟。

深入現場去挖掘鮮活的材料和案例,不到現場不寫稿,深入到民眾中去挖掘新聞,報道才能打動人心,這是楊紫鈺同學學習課程后的直觀感受。

楊紫鈺還提到從細節切入,培養自己的歷史洞察力可以解決“如何寫”的問題,比如對于現場細節的描寫,能夠讓讀者迅速被帶入情景之中等。此外,自己還學習到了一個新聞稿撰寫技巧,多用動詞和比喻來提升新聞現場感和畫面感,增強讀者的故事代入感。

接下來是21級的兩位學生代表發言,首先徐婉婷同學用ppt的形式為大家清晰講述了觀看“再訪涼山春運母親”脫貧案例的感悟,發言主題是《滴水見世界 踐行四力學習共鳴共情共振——以春運母親為例》。徐婉婷同學通過案例生動講述了目前業界以民生新聞為代表的新聞業態如何踐行四力以及如何做好新聞工作的關鍵要素,從新聞報道和宣傳角度分析“春運母親”脫貧案例,提示自己作為新聞傳播人應努力踐行四力、加強政治學習的必要性。

3a8c4d680d0fc855c4a9d99f97706ee4

最后一位發言學生代表段吳強同學分享了在觀看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中柴紅芳導演《落地生根》紀錄片的創作策劃與拍攝后的思考。段吳強同學表示要學會從宏觀全局來進行定位,提煉主題,做好調研,走進人民生活,將時代主旋律更好地傳播給大眾,才能夠深切的報道出感人肺腑的社會現狀,牢記新聞工作的使命與擔當。

c5e3a4188400368c4c3576148b2ba151

八位學生發言結束后,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馬藝方老師和李飛老師分享了老師們的授課感想。

馬藝方回顧了“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來自武漢抗疫一線的報道”的授課工作,分享了授課班級同學們的學習心得和深切感悟。“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既是一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實踐課程,也是一門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專業課,更是一門國情教育的思政大課。它引導我們當代大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理論優勢和道路優勢,鼓舞同學們在未來的新聞工作中,更加堅定新聞理想,深入踐行“四力”,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做時代變化的見證者和建設者。

0634f12abc36066f5fd435657a2d81a8

李飛在發言中強調“要系好新時代新聞戰線人才培養的第一粒扣子”。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對學生了解和把握好專業與政治的關系、如何面向新時代面向未來、培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者與踐行者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新聞戰線優秀作品創作者的經驗分享向學生展現了如何將新聞價值與宣傳價值、傳播價值相結合,實現政治性、社會性、技術性的統一。此次學習對學生們日后如何做新時代新聞、如何做好新聞宣傳起到了指導作用。

4b49d96eb97f860f24f8ef4b5b386835

研討會最后,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院長臧海群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總結,她首先對各位老師和同學的分享表示充分肯定,在大家的分享中感受到了踐行四力、與時代同行的巾幗力量,看到了大家的努力、充分準備和蓄勢待發;其次,她表示學校對此非常重視,我們應該以中國新聞傳播大講堂的課程為抓手,做好新文科的教育教學改革工作,做好“三全育人”工作,做好立德樹人工作,大家共同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最后,感謝各位領導、專家、參會老師對大家的關心和幫助,正是因為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和參與,才讓女院的《新聞傳播大講堂》課程如此的精彩、教學如此生動、前進如此有力量。

64ed8e9cc0174458c559353905b829f5

IMG_286IMG_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