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全球婦女峰會上系統地提出了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的國家框架:要推動婦女和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積極保障婦女權益、努力構建和諧包容的社會文化、創造有利于婦女發展的國際環境。同時,他指出,我們要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既要考慮各國國情、性別差異、婦女特殊需求,確保婦女平等分享發展成果,又要創新政策手段,激發婦女潛力,推動廣大婦女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為助力中國政府積極投身全球治理和參與國際發展的戰略目標,探索新時代背景下全球女性可持續發展的路徑。2019年12月6日,全球女性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研討會由中華女子學院主辦,中華女子學院全球女性發展研究院承辦。

實現女性可持續發展需國際合力
中華女子學院院長劉利群認為,全球女性發展重要議題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中華女子學院作為中國國立的女子大學,對全球女性的發展應承擔應有的使命和責任。全球女性發展論壇的舉辦,不僅是提出了議題,更是一種宣言,一種理念,一種付諸實現目標的行動。并希望大家在追求婦女發展道路上攜手并進,創造出屬于女性發展和性別平等的輝煌時代。
中華女子學院副院長兼全球女性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練在致辭中指出,中華女子學院的發展得益于中國與世界各國婦女機構和組織的友好交往與合作,希望大家一起回顧70年來新中國在推動中外女性發展方面的成就和中華女子學院在倡導性別平等、提升中國及世界女性教育事業中取得的成績的同時,進一步探索新時代背景下全球女性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大使、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張秀琴肯定了中華女子學院在培養女性人才和發展女性教育方面所做出的貢獻,贊揚了中華女子學院在國際合作和學習國際經驗方面的努力。她指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始終堅持女性和男性作為平等公民必須享有平等發展機會,選擇的權利能力和知識。希望世界各國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為賦權全球女性,促進性別平等,女性全面發展而努力。
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項目經理林加蕾指出,中國的性別平等和婦女發展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華女子學院在推動性別平等和增強婦女權能的過程中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在推動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方面團結更廣泛國際社會力量,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中國政府積極擔當 助推全球女性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融入到國際事務中,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展開,中國越來越積極地擔當起了支持和幫助發展中國家的責任。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全球婦女峰會上鄭重承諾:在今后5年內,中國將幫助發展中國家實施100個“婦幼健康工程”,派遣醫療專家小組開展巡醫活動;實施100個“快樂校園工程”,向貧困女童提供就學資助,提高女童入學率;邀請3萬名發展中國家婦女來華參加培訓,并在當地為發展中國家培訓10萬名女性職業技術人員,將專門開展支持發展中國家婦女能力建設的項目。借助中國強大的外部支援,許多發展中國家催生出一些具有影響力的賦權婦女項目和行動。津巴布韋陽光易豐陶瓷有限公司市場專員ANNA NYARAI介紹了陽光易豐陶瓷有限公司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推進女性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該公司不僅注重女員工的人數和比例,而且注重提高女性在在陶瓷產業價值鏈中技能的提升。此外,該項目還與許多中小學、診所、政府部門和商業人士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開展了針對女孩和婦女的社區賦權計劃,如建立了女性銀行,為女性提供創業貸款等。
喀麥隆女性賦權和家庭部的OBASE BOKWE認為,中國政府及中華女子學院在推動該國女性領導力方面發揮了的作用,她自己就是其中的受益者。目前,她正在用所學知識對當地女性進行技能培訓,以幫助其更好地脫貧。同樣來自喀麥隆女性賦權和家庭部的CECILIA以美容行業和印染行業的兩則經濟項目為例,介紹了喀麥隆政府在為女性提供行使經濟權力所作出的努力。
牙買加國家安全部的NICHOLA DEEN分享了中國和牙買加兩國在致力于婦女發展方面的成就。她指出,“一帶一路”實施以來,兩國在貿易、基礎建設、教育等領域建立了很好的合作信任關系。牙買加在國家層面推進了性別平等。如為女性提供小額貸款,電子商務領域為女性投資,提高女性教育程度等。牙買加女性賦權不斷發展,女性管理者數量不斷增加,牙買加的高級管理者中60%是女性。
實現女性可持續發展需為其增權賦能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女性的參與,女性的發展離不開制度、經濟、文化、教育方面對女性的真正賦權。2015年,聯合國全體成員國通過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包括了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其中“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是其目標之一。該目標旨在讓女性在教育、就業和提升自我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到經濟和政治給予的發展和提高。中國政府始終把女性的發展放在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城市工作處調研員洪春慧以女性就業與發展為主題,通過詳實的數據和事例回顧了中國女性發展事業取得的成績。她指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保障婦女的經濟權益特別是平等就業權利。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更加重視促進男女平等就業,婦女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起,婦女占從業人員比例持續保持在40%以上,而且探月工程、大飛機制造和高鐵制造等高科技領域均有大量優秀女性參與其中。在中國,婦聯組織是賦權婦女、推動婦女發展中堅力量。她介紹了全國婦聯在協調資源,爭取政策,優化婦女就業環境,推進女性就業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如推動實施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實施“創業創新巾幗行動”,開展“巾幗脫貧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實施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劃,舉辦電子商務、“美麗家園”建設和巾幗脫貧示范基地負責人培訓等。
終身教育是社會不斷完善和個體自我發展的必由之路。女性終身教育有助于現代女性實現全面發展,對推動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自20世紀60年代終身教育被提出以來,已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美、英、韓等國已在該領域進行立法,并積極進行推廣實施。延邊大學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金花善分析了韓國各高校開展女性終身教育的情況以及延邊大學女性研究中心聯合韓國平生教育院為延邊地區中上層女性開展終身教育的情況。ANNA NYARAI介紹了津巴布韋女子大學的情況,以及越來越多的女性接受STEM課程的情況。PRISCILLA LEGRIS-GRéGOIRE介紹了毛里求斯為殘疾女性提供的家庭維護技能課程,以及讓女童加入教育體系所做的努力。
賦權女性需提升其主體的“自我效能感”
賦權婦女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方面,需通過組織婦女參與各類活動以使其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需提升使女性個體心理獲得自信和主體性的“可行能力”,即克服她們作為被賦權對象的自卑心理,讓女性能有效地使用其權力的能力。尼泊爾國家自然保護基金項目官員SARITA JNAWALI RIJAL介紹了該國自然保護信托基金(NTNC)在推動女性發展和社會性別平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她指出,在指導原則和政策層面,該地區不僅出臺了促進社會包容和性別平等的政策文件,而且制定了《社會包容和性別平等戰略指南》,以保證該政策的落實;在組織層面,該戰略容納了包括高原、平原、低洼在內的全部區域的女性;在實踐層面,該地區積極推進女性在管理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對女性領導力的培養,包括鼓勵婦女積極參與保護區管理委員會,參加森林管理、旅游管理、反偷獵等小組委員會,參加自然資源管理,野生動物保護棲息地管理,文化遺產保護,備災,鄉村旅游等,從而使女性從心理層面提升了自我效能感。
毛里求斯性別平等部家庭福利和保障官員PRISCILLA LEGRIS-GRéGOIRE介紹了毛里求斯政府減少貧困、實現女童和女性賦權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決心。2015年毛里求斯發表“國家性別平等框架”,并得到多部委的支持,女性參與到諸多新項目當中。諸如培訓女性接受新技術,鼓勵女性投入海洋發展與產業中,提高女性領導能力。
提升女性“可行能力”需國家、社會、個體多維度發力
女性發展與政治、經濟、文化相關,而且呈現出相互交織、碰撞的局面。發言專家學者從制度層面、個體層面、社會層面對女性能動力的發揮做了深入討論。洪春慧認為,為促進婦女平等就業創業,一方面需要國家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加強頂層設計,從源頭上保障婦女平等的勞動就業權益;另一方面,全國婦聯也要積極推動,加大政策扶持和宣傳力度。喀麥隆女性賦權與家庭部官員CECILIA提出了政府從宏觀層面支持和促進婦女發展的必要性。如通過政治手段和修改法律保護女性權利,提高持續性經濟支持,建立國家兩性平等觀察機構,制訂戰略傳播計劃,向社會宣傳兩性平等問題等策略來促進性別平等和女性發展。
教育、婦女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相關。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背景下,提升女性教育質量和水平更為重要。ANNA NYARAI認為,女子教育對女性了解性別平等和女性能力建設非常重要,國家要加大投資教育,為女性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OBASE BOKWE希望通過教育來保護未成年女性,防止其早婚。
女性發展一方面需要政策和制度的支持,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來貫徹,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自下而上的項目運作的方式提升女性的自我效能感和促進其思維模式的改變。ANNA NYARAI提出了推動婦女參與相關項目,舉辦婦女能力建設講習班,并通過隨時監測、評估和修正來賦權婦女的建議。OBASE BOKWE認為女性應獲得更多的培訓機會和國際交流機會。
個體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女性能動的參與指的是女性有意愿的、積極的、主動的、有創造性的參與。法國駐華企業家LASSERRE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女性個體是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科技領域展示女性的能力。同時,她還鼓勵不同國籍的學生,不論性別如何,都要弘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科技精神。
實現女性可持續發展應關注其多元需求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召開的全球婦女峰會上提到,婦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受歧視的現象依然存在。隨著國際經濟、社會、人口環境等因素的不斷變化,阻礙婦女發展的現象還存在,如女性就業歧視現象,女性職業發展中的玻璃天花板現象等。洪春慧指出,當前女性不能平等就業與發展的問題依然嚴峻。新時代,在更高水平上促進男女平等就業和婦女全面發展任重道遠。LASSERRE指出,盡管在科技領域里很多女性對社會做出了貢獻,但其職業發展猶如一條漏水的管道,職位越高,女性的數量越少。
全職主婦增多是近年來我國家庭領域內出現的一種新現象,尤其是伴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從職場回歸家庭,長期或階段性做一名全職主婦,成為一些女性和家庭的選擇。現有的社會和文化容易忽視全職主婦勞動的社會價值,缺少對這一女性群體的生存狀態、思想狀況、發展需求的關注。中華女子學院女性學系教授魏開瓊通過“家庭實踐”的概念,指出了全職主婦面臨的悖論及影響其認知的結構性因素。她認為,女性與家庭相關聯的文化準則與性別規范影響著她們的家庭實踐與自我認知,全職主婦面臨著多種意識形態的壓力。她們所呈現出的“秘而不宣”或“無法言說”的創傷及教育領域的平等向社會參與領域的平等值得進一步探討。
父權制對于女性的統治壓迫是母系社會之后人類歷史上具有普遍性的歷史事件。ANNA NYARAI認為,津巴布韋婦女在該國爭取獨立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使一些婦女進入了政治舞臺,并在政府中占據了有影響力的職位。盡管如此,父權觀念在津巴布韋文化中仍非常流行,認為男性比女性更適宜擔任領導。ANNA NYARAI通過數據分析了津巴布韋高級管理職務女性所占的低比例現象,并指出津巴布韋因文化因素而導致的性暴力、強迫婚姻等現象依然存在。毛里求斯性別平等部家庭福利和保障官員PRISCILLA LEGRIS-GRéGOIRE指出,由于父權制的存在,該國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議程》的實踐中仍然面臨著很多挑戰。金花善指出,父權制的存續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女性終身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
強大的外部援助能在短時間催生出有影響力的賦權行動,但仍然面臨一些困境。CECILIA認為,由于時間有限,婦女并未在規定的時間內真正掌握技藝;由于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導致項目缺乏持續性;家庭成員的反對,影響了女性的參與度。OBASE BOKWE指出,在項目運行的過程中,由于無法評估和體現女性的個人貢獻,政府也無法知道她們工作的重要性,導致女性的自信心受到打擊。SARITA JNAWALI RIJAL指出了女性群體在參與自然資源管理的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如政策法規層面給女性帶來的桎梏,女性參與的積極性低,女性參與比例少,政策落實層面男女之間存在差距,女性的機會受限,大數據采集系統缺乏,區域間女性發展不平衡等。
與會學者還從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和性別平等文化方面來尋求促進女性發展的路徑。OBASE BOKWE認為,和平的環境對女性發展非常重要;金花善指出,對男性領導進行性別平等教育以增強其社會性別意識是解決女性終身教育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