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法國駐華大使館聯合舉辦,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承辦的第十屆中法反家庭暴力研討會在京舉辦。來自中法兩國的法官、檢察官、公證人、司法專員、律師、專家學者、婦女組織代表、高校師生共計150余人線上線下參會,就家庭暴力的處理機制、司法程序及配套措施、數字時代反家庭暴力工作的新探索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開幕式由全國婦聯聯絡部部長張建岷主持,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林怡、法國駐華大使館公使白美燕、法國司法部民事事務與掌璽司司長瓦萊麗·德爾諾、中華女子學院黨委書記劉亞玫分別致辭】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林怡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堅持男女平等、保障婦女權益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和實踐。中國自2016年實施反家庭暴力法以來,已形成政府主導、各方協同、社會參與、相互聯動的反家暴預防、制止和救助體系。她希望中法雙方能夠加強在國際多邊場合團結協作,凝聚更廣泛共識,為促進全球反家暴事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法國駐華大使館公使白美燕指出法國定期重申打擊性別暴力的承諾,并在立法框架中不斷做出調整和修訂,幫助家庭暴力受害者暢通救濟途徑,并積極采取全國性求救電話、日間接待中心等多方面措施,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有效保護。她肯定本次中法反家庭暴力研討會在參會專家規模、主旨發言數量及專業性等方面的提升,希望雙方能夠進行非常有建設性的交流。
法國司法部民事事務與掌璽司司長瓦萊麗·德爾諾介紹了法國《2023-2027年男女平等部際計劃》施行以來在打擊暴力侵害婦女行為方面取得的成績,闡述了法國在反家庭暴力方面的最新立法動態,如設立了“臨時緊急保護令”制度,將普通保護令中所規定的措施期限從六個月延長至十二個月等舉措。她滿懷期待地表示,本次研討會上的高質量討論將為中法雙方進一步完善反家庭暴力工作提供寶貴思路和經驗借鑒。
中華女子學院黨委書記劉亞玫表示,中法反家暴研討會歷經十載,搭建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平臺,集聚了眾多優秀中法專家,成果豐碩,有利推動性別平等與婦女賦權。未來,學校將堅定落實全國婦聯部署,與法國及各國同仁攜手以實際行動和成果積極響應《北京宣言》《行動綱領》,助力推進婦女事業發展。
【第一階段主旨發言由全國婦聯權益部副部長錢葉衛主持,中法雙方共五位實務專家發言】
法國司法部民事事務與掌璽司司長瓦萊麗·德爾諾對法國民事保護令制度進行了詳細闡述,包括制度設計、實施效果及其對受害者全方位的保護。為確保該制度有效落地,法國司法部積極行動,采取《立即保護令》等措施,保證民事保護令制度的有效實施。
最高人民法院二級高級法官王丹介紹到,中國法院在推進家事審判改革進程中持續發力,依法簽發人身安全保護令,連續發布典型案例,有效保護了家暴受害人權利。同時,緊跟社會需求制定司法解釋,不斷完善反家庭暴力規范體系建設。
法國科爾馬市司法法院院長翁布利娜·馬胡齊爾向與會人員講述了法國針對家庭暴力實施者采取的多種司法監督和支持措施。這些措施共同建立了驅逐暴力伴侶系統,形成了一個獲得多方支持的合作伙伴計劃。在具體實施環節,托管、接待、個性化項目、強化支撐、定期檢測以及最終報告等一系列制度設計,彰顯出法國反對家庭暴力工作細致入微。
最高人民檢察院二級高級檢察官胡婷婷以“反家庭暴力檢察公益訴訟的實踐探索”為題,分享了中國檢察機關在反家庭暴力領域的不懈努力。一方面不斷凝聚共識,推動“四大檢察”協同發力;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反家庭暴力檢察公益訴訟,竭力為婦女權益提供更全面法治保障,展現司法擔當與作為。
法國國家司法官學院司法官喬埃爾·卡薩諾瓦圍繞“對專業人員的培訓、發展和現有措施”展開發言。她提到,學院不僅將反家庭暴力內容融入學歷教育的整體框架中,從源頭上為司法官們打下堅實的反家暴理論基礎,而且每年還為司法官們安排3-5天的繼續教育課程。在職司法官們借此機會接受專項培訓,同時組織研討會,促使他們深度掌握處理家庭暴力問題所涉及的關鍵概念和倫理準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學院引入應用虛擬現實技術,讓培訓者能夠身臨其境地真切體驗家庭暴力受害者處境,提升其在實際工作中應對家庭暴力案件的專業能力與人文關懷素養。
【第二階段主旨發言由中華女子學院副院長韓燕主持,中法雙方十位專家學者發言】
法國公證人高等理事會主席伯特蘭·薩瓦赫、法國司法專員公會第一副主席阿涅斯·卡列爾和法國全國律師理事會代表律師艾洛蒂·穆勒分別介紹了三大法律職業的職能。伯特蘭·薩瓦赫強調了公證人的職責和歷史淵源。阿涅斯·卡列爾介紹了司法專員的調解功能,作為友好解決爭議的關鍵人物。艾洛蒂·穆勒則突出律師的工作范圍,包括辯護和提供建議。這三位代表展示了法國三大法律職業在法律體系中的重要性和不同職能。
中華女子學院副教授但淑華以“中國家庭暴力統計的進步與挑戰”為主旨發言題目、為參會人員介紹了中國家庭暴力統計工作的進步,如數據內容更豐富、來源更多元、技術手段更先進。同時也指出家暴統計工作存在統計內容不全面、指標較粗略、單獨列項不足、匯總統計、定期統計較缺乏、性別統計不夠充分等問題,并提出了完善建議。
法國公證人高等理事會公證人奧利維耶·維克斯呼吁加強對夫妻間經濟暴力的預防。他指出,禁止配偶工作和花銷不平衡是經濟暴力的警示信號。維克斯重點強調了合法婚姻中的規則應用、夫妻自主性以及家庭財產分割等關鍵議題。他還提到了公證人在維護家庭財產和處理共同地產出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這一演講引發了參會者對夫妻關系中經濟權力平衡的深入思考。
廣東省深圳市婦聯副主席黃毓瓊介紹到,深圳市婦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科技賦能,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反家暴數智治理新模式,破解家暴發現難題,推動家暴問題源頭治理,在構建法治、共治、智治的現代化治理新格局中彰顯婦聯新作為。
法國司法專員瑪爾塔·萊特在演講中深入且細致地闡述了司法專員在反家暴工作里所肩負的獨特且關鍵的職能與使命,包括文件送達、執行法院裁決、家庭暴力事實證明、申請保護令等方面。此外,司法專員在為受害者提供安全感、給予貼心陪伴以及堅定支持等方面,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劉萬成介紹到,溫州兩級法院以“法護家安”集成應用為牽引,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以數字賦能、智慧護航加強各部門多跨協同,提升涉家暴案件的源頭化解水平,不斷完善反家暴在線協同工作機制,打造出了一張反家暴人身保護的金名片。
法國全國律師理事會代表律師艾洛迪·穆隆介紹了法國在處理家庭暴力方面的最新進展,尤其是法官今年1月將“強制控制”概念寫入判例法,并在3月發布了旨在為家庭暴力的兒童受害者和共同受害者提供更好的保護和支持的“圣地亞哥”法,給中方與會專家學者帶來了很大啟發。
中國政法大學講師夏江皓從反家庭暴力法的三重立法目的展開,介紹了人工智能在反家庭暴力運用中的法律規制。總體來看,人工智能在相應場景的廣泛適用,使得家庭暴力的風險評估和預防更加及時,心理輔導、建議咨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等工作更加便利,但需要注意保護被害人的隱私權、加強對特定群體受害人的保障、加強對加害人的教育矯治等。
【會議總結由中華女子學院副院長李瑩主持,線上線下參會人員向與會專家們提問,并充分討論】
中華女子學院副院長李瑩總結到,第十屆中法反家庭暴力研討會匯聚了中法兩國的司法實務代表和專家學者,大家相聚一堂,共同探討了中法兩國反家庭暴力領域的最新成績與發展方向。從這些探討可以看到,第一,兩國反家庭暴力的司法實踐不斷走向深入,司法機關干預處置家庭暴力更加及時,干預處置的手段與渠道更加豐富。第二,兩國反家庭暴力的社會化工作又有了新發展,社會公眾反家庭暴力意識逐步提高,聯動會商機制不斷加強,形成反家庭暴力齊抓共管工作合力。第三,數字時代下,反家庭暴力工作面臨著新挑戰和新機遇,應當直面時代挑戰,積極推動反家庭暴力工作取得新成效。
提問討論環節中,中法雙方與會嘉賓、線上參會人員還對法國民事保護令的簽發程序、中國《家庭暴力告誡書》的法律作用、非婚同居期間女性遭受暴力的處置、家暴受害人因種種顧慮不愿報警情形的處理、家庭矛盾何種情形下應認定升級為家庭暴力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