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果簡介
推進融合教育發展已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教育政策。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明確規定,普惠性幼兒園應當接收能夠適應其生活的殘疾兒童。在此背景下,培養具備融合教育素養,即能夠教育包括殘疾兒童在內的所有兒童應具備的理念、知識與技能的幼兒教師極為迫切。《“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要求高校將特殊教育課程納入學前教師培養體系中。中華女子學院秉承服務婦女兒童發展與家庭建設的辦學理念,自1985年開設學前教育專業起即前瞻性地開設《特殊教育學》課程。2016年,學校在國內高校中率先構建面向學前教育專業的融合教育課程群,致力于為學前教育公平優質發展培養融合型師資。
團隊構建了“實踐導向、協同賦能、循證驅動”的師范生融合教育素養培養體系,引領了師范生融合教育素養培養變革。團隊緊扣融合教育實踐需求,確立了培養融合教育實踐性人才的培養目標,建設了由六門核心課程組成的融合教育課程群;在培養模式方面,以幼兒園融合教育需求為任務驅動,創建“線上自學、線下研討、入園實踐”的閉環培養路徑,形成雙師指導與小組合作的協同育人機制,從而構建了“任務驅動—三階貫通—多元協同”的培養模式;在質量保障方面,建立了“問題—獲證—分析—應用—評估”的培養質量循證優化機制。
成果破解了我國融合教育師資供需瓶頸,培養的兩千余名師范生成為融合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師資力量。建設的線上數字化教學資源輻射全國,培養經驗區域賦能效果顯著,獲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高度認可,為學前融合師資培養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