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30日消息 9月22日至23日,“第二屆葛蘭誦讀文化季”總展演活動在河北灤平縣舉行,本次活動由中華女子學院中華經典女子誦讀中心與灤平縣委、縣政府聯合承辦。
9月23日上午,第二屆葛蘭誦讀文化季全國總展演活動在七個會場同時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52名選手們圍繞“古文經典,代代相傳”的主題,將古典寓言故事、古詩詞等名篇佳作的藝術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場的觀眾受到藝術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洗禮。姚懿豪(河北)、錢宇航(江蘇)和陳裕鵬(天津)分別榮獲本次展演的小學組、中學組和大學組的最高榮譽“葛蘭獎”。
下午,總展演頒獎典禮在灤平縣委黨校一樓報告廳舉行,中華女子學院院長劉利群教授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葛蘭誦讀文化季是踐行黨和國家倡導的弘揚先進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灤平是普通話的體驗區,是普通話標準音的采集地,這是第二屆葛蘭誦讀文化季選擇在此進行總展演的重要原因。與灤平縣委、縣政府合作舉行第二屆葛蘭誦讀文化季總展演活動,是一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她還感謝了另兩家主辦單位中華文化促進會和央廣網的大力支持與相互積極配合。
葛蘭老師在活動中強調,要大力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要把博大精深的古詩詞古散文嵌在學生的腦子里。第二屆誦讀文化季成功舉辦,正是我們大力弘揚著祖國的傳統文化,大力踐行著國家出臺的全民誦讀的活動精神,用我們實際行動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灤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秀宏和央廣網產經頻道總監張春梅在會上也發表了重要致辭。
頒獎儀式上,選手們在現場進行了精彩的展演。為本次活動專程從香港趕來的香港大專普通話朗誦社副社長全玉莉女士在現場為大家深情朗誦了余光中的《母難日》,令很多在場觀眾動容。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王宇紅副教授也在現場朗誦了一首《西洲曲》,海內外專家的誦讀展演把頒獎儀式推向了高潮。
作為本次總展演的系列普及活動,9月22日,國家督學、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原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姚喜雙專程來到灤平,在灤平縣黨校報告廳為第二屆葛蘭誦讀文化季的評委、中華女子學院的老師、志愿者和灤平縣各中小學校長、灤平縣誦讀協會骨干等150余人作了一堂精彩的誦讀藝術講座,姚教授信手拈來,引經據典,精彩紛呈,讓大家充分體驗了中華語言藝術和誦讀的魅力。講座最后,葛蘭老師也深有感慨地回顧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大家為葛蘭老師身上體現的新中國婦女“四自”精神所深深打動。
據悉,本屆文化季活動自2017年6月啟動,歷時4個月,范圍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福建、西藏、甘肅、內蒙古等19個省、市、自治區,總計66個選區, 經層層選拔出252名選手參加了這次總展演活動。灤平縣文聯主席鄧秀軍認為,葛蘭誦讀季在灤平舉辦,對于灤平普通話文化之鄉起到了很好的傳播作用。中華女子學院文化傳播學院院長臧海群教授認為,葛蘭誦讀文化季活動不僅推廣、普及和傳承了中華傳統優秀誦讀文化,同時也是文化傳播學院致力打造的中華經典誦讀教學品牌在公益傳播和社會服務中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