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我校主辦,社會工作學院、科研處、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家庭建設研究院)聯合承辦的“第八屆中國家庭學科研討會”在京召開。本次研討會以“共建共享:新時代家庭功能重塑與政策回應”為主題,聚焦數字時代家庭關系變革、家庭教育法治化等前沿議題,共同交流新時代家庭研究的理論前沿與實踐創新。
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院長劉利群,中國社會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翼,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副所長馬焱,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副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向德平,全國社會工作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大學教授劉能,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家庭研究室主任馬春華,北京電影學院原黨委書記籍之偉,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原黨委書記李明舜等領導嘉賓出席會議,來自全國高校與科研機構的近50位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參加研討會。
會議開幕式由李敏教授主持。劉利群院長、張翼會長、向德平副理事長、馬焱副所長分別進行致辭。
劉利群代表學校對各位專家學者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家庭和諧是婦女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重塑家庭功能則是推動性別平等、完善家庭治理體系的關鍵環節。她介紹了學校以全球視野推動婦女發展與家庭建設的一系列積極行動。她表示學校將繼續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推動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在家庭領域的傳播與實踐。她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凝聚共識,促進婦女事業與家庭建設協調發展。
張翼指出,當前中國家庭正面臨少子化、老齡化和流動化帶來的多重挑戰。家庭結構日益多元,傳統的父系血緣與倫理模式正在被夫妻關系和個體自主所取代;數字技術和社會變遷正在重塑家庭的教育、養老與情感功能,迫切需要構建面向未來、具備韌性的家庭支持體系。同時,他呼吁學界通過共建共享的努力,在理論創新、政策建言和社會實踐等方面不斷推進,為新時代家庭建設提供社會學的智慧與方案。

向德平認為,中國家庭形態與功能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城鄉間在資源獲取與社會支持方面的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應在家庭支持體系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包括完善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政策銜接,利用數字化治理手段提升服務可及性等。
馬焱副所長則從性別平等、數字技術應用與政策協同三方面,闡述了促進新時代家庭發展的路徑,強調重塑家庭功能應以性別平等為重要支點;應善用數字技術,讓數字紅利惠及每位家庭成員;需完善政策、服務與學術支撐框架,系統構建家庭發展的制度支撐。
主旨發言環節,李明舜、劉能和馬春華分別就新時代婚戀、生育與家庭觀的培育,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現實挑戰與創新,以及以“去家庭化”“去性別化”政策促進性別平等的實現路徑作了精彩報告。

圓桌論壇環節以“新時代家庭服務體系建設與政策優化”為主題。專家學者們圍繞“老齡化與智能化背景下的家庭照護體系建設”“家庭服務的社會化與專業化發展路徑”等內容展開深入交流,一致認為應立足家庭實際需求,推動服務供給更加專業化、精準化和可持續化。
此外,會議還設有“流變中的家”與“家政”分論壇。在“流變中的家”分論壇上,專家學者們圍繞婚育文化變遷、代際倫理傳承、家風家教建設與城鄉家庭價值觀融合等議題展開研討,聚焦隔代照料與性別角色實踐、家庭教育焦慮與社會內卷等主題,深入剖析了社會變遷中的家庭重構邏輯。
在“家政”分論壇上,專家學者們就家政學建設、醫養結合、行業標準化與員工制創新等議題展開熱烈探討。與會代表重點分享了家政教育的價值轉向與教學創新,共同展望了數字化時代家政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與學科發展的未來方向。
本次研討會成功搭建了高水平的學術對話平臺,有效凝聚了學界關于新時代家庭發展的共識。會議匯聚的前沿觀點與創新思路,將為優化家庭政策、創新社會治理貢獻智慧,有力助推新時代家庭功能重塑與社會和諧發展。